為建立健全本市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成本分擔和風險補償機制,並率先在中關村示範區開展試點,進一步提升本市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規模,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完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保障體系,中關村管委會印發了《關於建立實施中關村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成本分擔和風險補償機制的若干措施》,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政策出臺背景
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對實現知識産權價值應用、解決科技型企業“輕資産、缺擔保”的融資困境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委在中關村示範區率先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相關業務試點,引導金融機構和知識産權專業機構開展創新,加大對科技型企業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支援力度,在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北京銀保監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本市銀行累放知識産權質押貸款17.4億元,同比增長約68%;累放貸款戶數288戶,同比增長約48%,知識産權質押貸款規模與戶數相比2019年均有了大幅增長。
但與其他科技信貸品種相比,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規模較小、融資成本和貸款不良率較高的問題依然存在,知識産權價值評估處置變現難、銀行積極性和動力不足、風險分擔和補償政策力度不夠等深層次原因仍未得到有效扭轉,亟需建立健全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成本分擔和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推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工作深入開展。
二、政策支援對象
一是年收入在2億元及以下、符合本市高精尖産業領域、具有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産權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二是為以上企業提供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的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
三、政策主要內容
一是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貼息支援力度。支援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積極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鼓勵知識産權專業機構為銀行、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知識産權價值評估等專業化服務。對於企業(指年收入在2億元及以下、符合本市高精尖産業領域、具有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産權,以下同)獲得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且貸款利率上浮幅度不超過同期銀行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0%的,按照貸款實際利息的40%給予企業貼息支援,對單家企業年度利息補貼不超過50萬元。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中心,為企業提供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辦理和貼息支援快速通道。
二是建立多方參與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對於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等單獨或組合為企業提供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且發生不良的,按照本金中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各自承擔風險部分的50%對相關機構進行風險補償,涉及單家企業的年度風險補償資金不超過500萬元、累計不超過1000萬元。若擔保或保險機構已購買再擔保或再保險等分散風險産品,需將已分散風險部分資金從代償或賠付計算基數中扣除。
三是實施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及信用管理制度。金融機構需做好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管理,並根據自身情況設定合理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不良率上限。當單家金融機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不良率超出其設定上限時,中關村管委會暫停對該機構的風險補償支援,對該機構實施風險預警並開展評估,視評估結果決定該機構是否繼續享受風險補償支援。對以不正當手段騙取、套取貼息及風險補償資金支援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取消其5年內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成本分擔和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申報資格,並將該不良記錄列入北京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四是開展不良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資産處置及追償。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等應及時對發生不良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資産進行處置及追償,處置或追償回收資金按照風險補償和承擔風險比例返還各出資方。支援北京知識産權交易中心發揮盤活知識産權資産功能,通過股債聯動、收購許可、建立專利池等創新方式協助金融機構交易、處置違約質押物,提升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資産處置及追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