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行動計劃發佈

日期:2021-03-04 09:0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行動計劃發佈 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力爭繼續下降

  3月3日,本市正式發佈《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新的“行動計劃”具體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領域。針對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在2020年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的基礎上,力爭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繼續下降。

  大氣

  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治理

  大氣污染防治依舊是2021年“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北京將推進“三個協同”,即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相協同、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協同、本地治污和區域共治相協同。在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下,盡最大努力鞏固改善空氣品質,PM2.5濃度、重污染天數力爭雙下降。

  據悉,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從五方面共同推進,分別是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優化機動車結構、推進能源清潔低碳化、揚塵精細化管理和重點區域聯防聯控。

  針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將繼續加強源頭管控。對重點行業開展VOCs全過程管控,石化行業VOCs減排要達10%,同時推進汽修等生産生活領域的VOCs治理。全市也將完善VOCs高密度監測網,實現精準溯源治污。

  在機動車治理方面,大力鼓勵新增車和更新車,對公交、出租、環衛、郵政、旅游、勤務、物流、網約車等領域車輛電動化,研究制定所有鼓勵政策,力爭累計推廣新能源車50萬輛。同時繼續加大對老舊車、國三汽油車的淘汰力度,加強對本市在用車和外埠車輛的管控。京津冀三地還將協同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繼續提高“公轉鐵”運輸量。

  能源清潔低碳化也將進一步升級,在鞏固平原地區“無煤化”成果的基礎上,推進山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工作。此外,加快非節能居住建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推進供熱分戶計量和智慧化控制,推廣超低能耗建築,推進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針對揚塵,將嚴控裸地揚塵,以冬春季為重點,推廣農田越冬作物種植、園林綠地裸露地面生態治理;道路揚塵管控將推進機械化清掃保潔向背街小巷延伸。

  水質

  基本消除市控劣Ⅴ類斷面

  “行動計劃”提出,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本市將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地表水環境品質繼續鞏固改善,基本消除市控劣Ⅴ類斷面。

  據悉,本市仍將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啟動新一輪密雲水庫上游生態保護補償,同時防止地下水污染,開展環境背景值調查、水質監測。

  2021年,北京將加快實施第三個“水環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全面排查、解決無管網小區污水收集處理問題。同時,持續開展“清管行動”,嚴厲打擊向雨水管道違法排污及傾倒行為。此外,還將加強潮白河、白洋淀等流域共治,確保跨界斷面穩定達標;推進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

  土壤

  推動本市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2021年,針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將聚焦預防保護和風險管控,切實保障土壤環境安全。“行動計劃”提出,將加強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及高中風險在産企業管理,嚴格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尾礦庫等污染預防。

  同時,將強化風險管控和修復。針對農用地,抓清單、嚴分類,加強對耕地、設施農用地、園地的管理;針對建設用地,抓臺賬、管變更,合理規劃用途,強化污染地塊風險管控。

  在基礎保障和監管方面,推動本市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同時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做好醫療廢物監管,提升危險廢物收運處置能力,強化執法監管和應急保障等。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