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市支援衛星網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日期:2021-01-13 18:57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一、編制背景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開放利好,眾多商業航太、衛星網路企業紛紛成立,資本市場熱度高漲,特別是處於産業鏈前端的部分商業火箭、商業衛星企業備受關注。目前已有4家民營火箭企業實施商業發射,國內多家民營企業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星座計劃,涉及遙感、低軌寬頻網際網路通信、低軌窄帶物聯網通信等領域,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當前,北京市正在全力推進“兩區”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衛星網路産業作為高精尖産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産業發展戰略的新興領域,也是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衛星網路正值産業發展的機遇期、穩定企業在京發展和吸引京外企業的關鍵期、央企佈局和技術人才溢出的“窗口期”,市領導多次調研和召開座談會,聽取企業發展訴求,督促各部門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企業的訴求和産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等26個市級單位和相關區政府,共同編制了《若干措施》,力求各區、各部門協同努力,借助北京市在商業航太、衛星網路方面的雄厚基礎和人才優勢,快速培育壯大衛星網路新業態,為北京高品質發展打造新的創新空間和增長極。

  二、發展目標

  《若干措施》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十四五”末,構建具有引領性的衛星網路星座和運營平臺,形成衛星網路標準體系,拓展一批衛星網路重大應用場景,打造覆蓋火箭、衛星、地面終端、運營服務及核心軟硬體、系統運控的衛星網路全産業鏈,培育北斗創新及融合應用的産業生態,支撐“十四五”北京經濟高品質發展。確定這個目標就是確定了工作方向,確定了工作邊界,是為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三、重點任務

  《若干措施》圍繞上述發展目標,着重從企業、産業、創新、場景、園區、協同、資金、服務的維度,明確支援央企、民企等各類所有制主體,在引導火箭、衛星全産業鏈發展的同時,大力推動與衛星網路相關的5G通訊、電子資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精尖産業全面發展。

  《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援衛星網路企業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援優勢産業發展,培育特色産業集群”“加強協同發展,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等8個方面26項任務,並提出了3項工作保障措施。通過具體的任務分解,力求細化支援産業發展的方向,提升支援措施的可操作性,明確各區、各部門的工作分工和協同。

  四、具體舉措

  一是明確産業發展和創新方向。要推進衛星網路全産業鏈發展,重點發展商業火箭、衛星、地面終端和運營服務等關鍵産業環節,同時與5G通訊、電子資訊、車聯網等産業協同發展,在交通物流、航空航海、石油電力等領域,以及防災減災、水務監測等城市管理方面加強應用。要抓住衛星網路的數字化屬性,推進空間計算平臺設計、智慧化製造、空間大數據應用等數字産業化、平臺化。

  二是發揮“南箭北星”輻射引領作用。在大興區、經開區建設商業航太産業基地以及商業火箭創新中心,做強“南箭”;在海淀區建設商業衛星産業基地和星座運控、運營平臺,做強“北星”;豐台區發揮央企、軍工優勢,承接溢出項目,其他各區錯位發展,形成協作互補。

  三是實施空間共用。在相似類型的項目入駐時,適當調整項目評價考核標準,本着避免重復建設的原則,鼓勵先入園的企業考慮後續入園企業的使用需求,對火箭、衛星總裝整合測試廠房等設施開放共用,探索企業協同發展新模式。

  四是突出京津冀協同。北京要承擔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使命,支援技術研發、系統建設、頭部企業發展等重點任務,以産業鏈建設、試驗、應用等環節,完善和豐富京津冀區域內全産業鏈佈局,鞏固和提升京津冀區域航太産業在全國的領軍地位。

  五是鼓勵社會投資機構合作設立基金。充分發揮市級引導基金的作用,支援社會投資機構合作設立衛星網路及北斗創新應用領域子基金。經與財政部門商定提出,對此類基金清算時,可按政府出資超額收益的10%-20%,給予基金管理團隊獎勵。

  六是實施商業航太發射保險貼費。為有效分散和降低商業航太企業創新發展風險,對在京依法從事商業火箭、衛星研發、生産或發射經營等活動的企業,給予商業航太發射保險不超過50%的貼費。2020年已按照《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商業航太發射保險貼費暫行辦法》,對5家企業的8個項目給予保險貼費。

  五、實施周期

  《若干措施》目前考慮與“十四五”的工作相結合,後續在執行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補充。

  諮詢電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航空航太處 55578351、55578362。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