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財政局、市城市管理委、市民政局、市國資委等7部門,共同印發了《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北京市年內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完成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50個、固定資産投資12.8億元,並結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持續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後長效管理機制。
《方案》重點明確了4個方面內容。一是明確年度工作目標,即開工、完工、固定資産投資計劃。二是細化工作任務。做好前期準備,抓好過程管理,持續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後長效管理機制,試點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後期管理模式,統籌實施管線改造,歸集補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舉措。三是健全政策機制。健全完善整治資金共擔、金融支援、存量資源整合利用,確立試點社會資本參與、專業管線改造簡化立項和後補助、危樓和簡易樓拆除重建等15項政策機制的研究方向,科學打造綜合整治的機制體系。四是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採取強化工作任務調度、加強央地合作、明確各方職責、壓實屬地責任和加強督查考核等多種方式,加強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細化明確了市、區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介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已被列入《2020年度街道工作和“吹哨報到”改革重點任務清單》。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2020年4月14日常務會議提出的“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惠民生擴內需”的工作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七部門聯合印發《方案》。《方案》立足於建立良性互動新機制,系統總結了近年來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的成熟經驗,明確繼續開展以“六治七補三規範”為主要內容的整治工作,在民意立項、物業先行、長效機制貫穿始終等方面展開了創新實踐,在健全完善政策規定、形成體系機制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為持續深入推進北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指導和遵循。
據悉,2017至2019年,經居民申請、各區上報、市級聯席會批准,本市已累計確認243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涉及295個老舊小區。截至2020年4月底,已確認項目整治類內容全面實施,實現改造類進場施工98個項目,完成44個項目,涉及住宅樓395棟,建築面積293萬平方米,居民3.8萬戶。受疫情影響,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因需要在小區內實施,開復工遇到較大難度。在市區兩級的共同努力下,朝陽區農光裏重汽小區已實現了復工,另有73個項目也全面做好了開復工準備,條件成熟後將抓緊開復工。
案例解讀:
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長效機制
——盆兒衚同62號院綜合整治紀實
位於西城區二環裏白紙坊地區的盆兒衚同62號院,總佔地面積1.1萬平米,小區內共有5棟正規住宅樓,居民464戶。其中1號樓為多産權單位樓房,2-5號樓為直管公房。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前,小區內公共設施普遍陳舊破損,設備陳舊老化,上下水管線和各專業管網線路腐蝕、堵塞嚴重,各種架空線雜亂無章,停車設施不足,小區環境臟亂,居民要求改造呼聲強烈。
應改盡改 配套提升 完善功能
先整治,後提升。2019年6月,盆兒衚同62號院啟動違建拆除工作,拆除鐵皮棚、違建房屋、佔用天井違建等,總面積約130平方米,完成4處開墻打洞整治工作。
整治工作完成後,項目進場施工。目前已完成外墻保溫、屋面保溫和防水;更換單元門(帶門禁),雨水管更換;樓內上下水改造完成98.7%;完成600台空調室外機支架更換,完成空調護欄安裝;完善無障礙設施;小區公共區域新鋪瀝青混凝土路面和透水磚地面;增設路燈和立桿18套,增設監控探頭等。
堅持黨建引領,搭建議事平臺
2018年,根據“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工作原則,盆兒衚同62號院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範圍。前期運用“申請式”“功能表式”工作機制,確定了綜合整治各項內容。項目實施過程中,屬地街道、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引領作用,以“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為抓手,搭建“2+3+X”的小區改造議事協商平臺,其中“2”是街道、社區,“3”是實施主體、設計、施工單位,“X”是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代表、樓門長和其他關心小區改造事宜的熱心人士。
平臺搭建後,盆兒衚同62號院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黨員、志願者發揮模範先鋒帶頭作用,培養分層協商議事骨幹力量,極大地激發了居民主人翁意識,調動了居民參與熱情。樓門院長、居民代表主動幫助施工單位聯繫業主,主動承擔起陪同入戶的任務,主動做好反對居民説服勸解工作。特別是該項目涉及居民工作的上下水改造工程,起初只有80%的住戶配合,目前除6家住戶未進行改造外,其餘458家住戶都已完成上下水及廚房衛生間改造,改造完成率已達98.7%。
探索長效治理,引入物業管理
堅持改造與物業管理同步實施,盆兒衚同62號院積極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後期管理的長效機制,通過第三方評估確定物業公司前期進駐,並採取“先嘗後買”模式,讓物業公司逐步取得居民認可。
物業企業前期進駐以來,積極配合現場改造、參與小區居民活動,免費為小區居民提供樓道清潔服務,加強日常保潔工作督導,使業主體驗到物業服務所帶來的便利和環境的舒適與整潔。通過屬地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一起進行廣泛宣傳,運用召開居民議事協商會,以及社區黨員活動、志願者活動等,搭建起了物業公司與居民之間的橋梁。
目前該小區已經啟動正式引入物業確權投票工作。物業服務計劃參照北京市1級住宅物業服務標準提供服務。物業收費標準擬採取實行階梯式,高層2元,多層1.5元,直管公房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