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80個老舊小區年內開工改造

日期:2020-05-15 09: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又一批老舊小區有望通過改造“舊貌換新顏”。5月14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7部門共同印發《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年內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完成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50個。

  滾動確認80個整治項目

  老舊小區改造是本市近年來的重要民生工程。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本市已累計確認243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涉及295個老舊小區。截至2020年4月底,已確認項目整治類內容全面實施,實現改造類進場施工98個項目,完成44個項目,涉及居民3.8萬戶。

  2020年的改造計劃是什麼?工作方案提出,年內要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完成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50個,實現固定資産投資12.8億元。“今年,各區要全面開展老舊小區摸底調查,進一步梳理轄區內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現狀,初步建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數據庫。”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按照條件成熟一批、確認一批的原則,滾動確認2020年整治項目。

  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主要內容,仍將圍繞“六治七補三規範”,採用“功能表式”改造模式。其中,基礎類是必須改造內容,以政府投入為主,比如對樓棟進行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對樓體進行清洗粉刷。自選類是在已實施基礎類改造的前提下,根據業主意願確定的改造內容,比如增設電梯、補建停車位,採用居民付費、社會投資的方式實施。但無論哪一類改造,實施主體都要結合居民訴求開展規劃設計,設計方案應當經責任規劃師審查,並在小區內公示。

  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後期管理

  支援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物業管理,被寫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工作方案提出,要積極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後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升業委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的組建率、物業管理的覆蓋率、黨組織工作的覆蓋率;試點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後期管理,推廣“勁松模式”。

  “我們將研究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定位、參與方式和投資回報方式。”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是怎麼改,改造後怎麼管也是居民得先商量好的內容。工作方案提出,要在老舊小區引入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同意物業服務標準、收費標準,並簽訂物業服務協議的,綜合整治項目方可實施。

  擬出臺危樓拆除重建試點方案

  工作方案同時提出,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以不成套公有住房為主的簡易住宅樓,以及經鑒定沒有加固價值的危舊樓房,出臺拆除重建試點工作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規劃條件、個人和政府出資原則、增加面積和套數的處理內容等方式。

  同時,對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後仍不能滿足居民需求的老舊小區,研究出臺增建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援政策措施,在適度放寬規劃指標、新建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等方面給予支援。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