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全市供應住宅用地1000公頃
經市政府批准,《北京市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2月28日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實施。2020年,本市土地供應總量3710公頃,與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住宅用地供應1000公頃。值得關注的是,在“租購並舉”住房體系下,2020年住宅供地首次分類為産權類住宅用地和租賃類住宅用地。
優先保障住宅和重點工程用地
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與2019年計劃總量基本持平,繼續推動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按照減量發展、創新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為3710公頃。其中,特交水建設用地1650公頃,城鄉建設用地2060公頃。
“2020年度供地計劃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重點保障住宅和重點工程用地供應。”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規劃引領的理念下,將繼續有效發揮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在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中的支撐作用,為“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和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用地保障。
據悉,為保障供地計劃實施,2020年本市將繼續採取供地專班工作形式,優先保障住宅用地和市級重點工程項目用地供應,拓寬用地供應渠道,挖掘供地潛力,合理把握各類用地的供應節奏。同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審批手續辦理和高精尖産業用地的實施工作。
住宅供地首次按租購分類
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本市堅持租購並舉,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全力推進住宅用地供應。2020年度安排住宅用地供應1000公頃。
2020年住宅供地計劃的一個新特點是根據建立“租購並舉”住房體系的要求,將住宅供地分類為産權類住宅用地和租賃類住宅用地。1000公頃的住宅用地中,産權類住宅用地870公頃,租賃類住宅用地130公頃。
産權類住宅用地中,含共有産權住房在內的商品住房用地600公頃,與2019年持平。“雖然今年供地計劃中共有産權住房用地沒有單列,但也要求各區依據分區規劃,結合共有産權住房需求情況、已有房源配售去化情況、現有土地資源情況等在住宅用地供應中統籌安排區位較好、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用地優先用於共有産權住房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
住宅用地供應將新城作為供應重點地區,強化“多點”和“一副”地區的承接功能,所選地塊儘量安排在城市軌道沿線及各類園區周邊,滿足出行便利,實現職住平衡。其中,大興區178公頃、通州區94公頃、順義區87公頃、昌平區76公頃。
商品住宅用地實行彈性供應
2019年,商品住宅用地的年度供應下限為300公頃,這是北京市首次設定商品住宅用地年度供應量下限。2020年商品住宅用地將繼續實行彈性供應,全市商品住宅用地供應下限為300公頃,剩餘300公頃住宅用地結合市場情況統籌推進。
産業用地方面,為加快培育創新動能,推動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提升,2020年度供地計劃安排産業用地410公頃。其中,研發用地180公頃、工礦倉儲用地130公頃、商服用地100公頃。
“産業用地主要圍繞深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創新型産業集群,加快提升金融、文化創意、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品質和水準,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幾個方面進行産業佈局和用地保障。”對於産業用地供應的重點領域,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2020年度供地計劃指標繼續實行分類管理。特交水建設用地和城鄉建設用地中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中央軍隊單位用地等2452公頃實行全市統籌安排,各區為項目徵地、拆遷的責任主體,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為供地計劃執行的責任主體;住宅用地、産業用地等1258公頃則分解到各區並由各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