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解讀《關於加快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

日期:2020-02-29 18:00    來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切實減少疫情影響,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金融監管局會同人行營管部、北京銀保監局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快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現將相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黨中央、國務院對營商環境工作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作成本,提高運作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市金融監管局會同相關單位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京金融〔2018〕52號)、《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 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京金融〔2019〕19號)、《關於加大金融支援科創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京金融〔2020〕7號)等多個政策文件,着眼於民營、小微企業獲得信貸的“痛點”和“難點”,有效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

  為進一步優化本市金融信貸營商環境,助力民營、小微企業在京高品質發展,市金融監管局會同相關單位將以更大力度推出創新舉措,以更高標準營造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二、《意見》主要圍繞哪幾個方面內容?

  《意見》共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推動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保持信貸供給穩定增長、加大政策資金支援、進一步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做大民營、小微企業信貸資金池;通過加強金融科技在信貸服務中的作用、開展財務公司供應鏈金融試點、推廣政府採購訂單融資等舉措,大幅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門檻。

  二是推動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推動2020年全市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平均擔保費率較2019年再下降0.5個百分點。

  三是推動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慢問題。通過建立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針對金融服務需求快速響應,做到第一時間收集資訊,第一時間分發問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第一時間反饋結果;通過暢通金融服務通道,推動“暢融工程”、首貸中心、續貸中心、“銀企對接系統”、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相融合,實現金融機構與企業需求的高效、精準對接;通過建立基於區塊鏈的企業電子身份認證資訊系統,大幅減少企業信貸申請材料;通過全面推進不動産抵押登記線上辦理,實現小微企業抵押貸款“一門、一次”辦理,使企業少跑路、數據多跑路。

  四是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給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更大的金融支援,幫助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與此同時,固化幫扶企業的好做法、好經驗,形成長效機制。

  三、北京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以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為根本遵循,堅持首善標準,通過政策引領、科技融入等多種方式,形成市區協同、部門合作等多方合力,支援民營、小微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的融資需求,切實提升民營、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和獲得感,為其在京發展、壯大打造優良金融信貸環境。

  四、《意見》明確了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哪些重要工作舉措?

  共十二方面重要舉措:

  (一)保持信貸供給穩定增長

  (二)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三)加大政策資金支援

  (四)進一步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

  (五)建立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

  (六)暢通金融服務通道

  (七)大幅減少信貸申請材料

  (八)加強金融科技在信貸服務中的應用

  (九)全面推進不動産抵押登記線上辦理

  (十)開展財務公司供應鏈金融試點

  (十一)推廣政府採購訂單融資

  (十二)加大對受疫影響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