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市印發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進行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 交通排污量要比2017年減少三成
2月13日,《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正式發佈。“行動計劃”具體包含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行動計劃”指出,2020年空氣品質的目標任務,是力爭讓PM2.5濃度繼續下降,交通領域排污量要力爭比2017年減少三成。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行動計劃”設定2020年空氣品質目標任務為盡最大努力改善空氣品質,全市、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水環境品質目標任務為推進水環境品質改善,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達到24%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下降到28%以內;土壤環境品質目標任務為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全市及各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
在大氣方面,2020年藍天保衛戰將繼續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聚焦重型柴油車、揚塵、生産生活源治理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系統化、規範化管理水準。治理更精細,針對揚塵污染,執行道路清掃保潔一級標準,道路塵土殘存量不高於10克/平方米;各區降塵量控制在6噸/平方公里·月左右。推進移動源低排放化,繼續聚焦重型柴油車,堅持“換、限、查、管”並舉,力爭實現全市交通領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7年減少30%。
根據“行動計劃”,2020年,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將創建城市精細化治理示範區,加快轄區空氣品質改善。東城區、西城區PM2.5要達到全市平均水準,各街道粗顆粒物、PM2.5濃度排名退出全市後30名。通州區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超過全市平均水準。
“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要組織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評估及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工作。PM2.5源解析,就是分析PM2.5究竟從哪兒來。此前最新的一次源解析結果發佈於2018年。同時,2020年北京還將研究臭氧污染形成機理、PM2.5和臭氧協同減排技術路徑等工作。
水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碧水保衛戰將統籌推動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持續改善本市水生態環境品質。加強水源地保護,完成供水量在“萬人千噸”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開展環境風險排查和問題整治。深化水環境治理,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開展小微水體(含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啟動治理試點。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43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地區生産總值水耗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凈土保衛戰,2020年將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聚焦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兩大領域,有效管控土壤環境風險,保障土壤環境安全。繼續推進詳查監測,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重點企業方面,更新完善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調整更新分類清單,根據農用地土壤和農産品品質協同監測與評價結果,調整更新農用地分類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