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新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增設人物獎

日期:2019-08-03 09: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北京科技獎增設“中關村”人物獎 新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本月十八日起施行

  近日,新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對外公佈,這是該辦法自2002年頒佈以來,歷經的最大一次修改。根據新規,今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將區分獎種,分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六大獎,前三個是本市17年來首次設立的人物獎,均以“中關村”命名,後三個項目獎可分一等獎、二等獎和特等獎。

  新獎勵辦法改“推薦制”為“提名制”,首次將個人納入提名者範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兩院院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獎人可作為提名者。

  亮點1:17年來首設人物獎

  今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將由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六個獎種組成。

  在獎勵範圍上,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者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要發現,推動相關學科發展,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創新性突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的不超過40周歲的個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同本市開展國際科學技術交流合作,提升本市科技創新國際化水準和全球影響力的外國人。

  發佈會上,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介紹,上述三個獎是獎勵辦法自2002年頒佈以來,首次設立的人物獎獎種,這也是本次修訂最大的亮點。三者分別聚焦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推動國際科技合作的外籍人才,以增強科研工作者的獲得感、責任感與使命感,突出科技獎勵的人才價值導向。

  他還特別提到,“從全國範圍來看,設置青年獎的省市屈指可數,這也更好地體現了北京科技獎勵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視,體現了我們的首都范兒。”

  亮點2:項目獎分獎種分等級

  項目獎將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個獎種,旨在獎勵做出重大科學發現、做出重大技術發明、完成和應用推廣創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

  三個項目獎各分為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産生特別重大經濟社會效益或者生態環境效益的,可授予特等獎。

  楊仁全表示,項目獎在獎種設置和獎勵等級方面的調整,為科技獎勵構建了更完善的分類評價體系,體現了本市重點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及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政策導向,並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體系實現有效對接。

  亮點3:改“推薦制”為“提名制”

  新辦法還改“推薦制”為“提名制”,首次將個人納入提名者範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兩院院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獎人可作為提名者;另外,人物獎在評審過程中參照國際慣例,引入同行評議環節;新規還加大公示力度,形式審查、初審和評審結果均向社會公示並接受監督。

  新辦法還對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亮劍”,對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剽竊、侵佔他人科技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已授獎項目也將面臨撤銷獎勵、追繳獎金的處罰,並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記入科研誠信記錄,按照規定共用到本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由有關部門依法實施信用聯合懲戒。

  過去17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為本市科技獎勵工作高品質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北京市共獎勵各類科技創新成果1595項,獲獎成果取得知識産權23800余項,産生的經濟效益達到8800余億元;獲獎個人當中,有57人當選“兩院院士”,43人當選“長江學者”。

  新辦法將於8月18日起施行,2019年本市科技獎勵工作將按照新規實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