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快遞、便民維修、家政服務、美容美發、洗染等基本便民商業服務,進一步提升本市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滿足人民群眾便利性、多樣性生活需要,經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的工作方案》(京政辦發〔2018〕10號),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及重要意義
(一)我市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相關工作情況
一是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區覆蓋率和網點連鎖化率不斷提升,進一步便利了市民生活,提高了市民滿意度。《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新建和規範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洗染、美容美發、家政服務、末端物流配送和再生資源回收等八項便民商業網點3685個(其中2015年-2017年分別新建和規範提升775個、1700個和1210個)。截至2017年底,城六區實現蔬菜零售等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區全覆蓋,全市達到87.4%;全市基本便民商業網點連鎖化率達34.9%,較2014年度末累計提升13.1個百分點,其中城六區網點連鎖化率達43.2%,較2014年度末累計提升16.5個百分點。市統計局在2017年6月開展的抽樣調查顯示,被訪市民對社區及周邊各類生活性服務設施便利程度的滿意度比2016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
2018年計劃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1400個。截至2018年4月底,全市共建設提升蔬菜零售等7類基本便民商業網點468個,其中新建376個、規範提升92個,完成全年任務量的33.4%,較時間進度快0.1個百分點,涉及的經營面積約為12.4萬平方米,其中新建約9萬平方米。在建設提升的網點中,涉及蔬菜零售網點149個,其中新建102個、規範提升47個,涉及的經營面積約為7.7萬平方米,其中新建約5.4萬平方米。
二是形成一批新模式、新業態,滿足了市民的多樣化消費需求。支援建設了50余家“大而全”的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整合社區零售、餐飲、家政、修理等多種便民服務,全面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支援建設了400余家“小而精”的社區商業“E中心”,依託實體店面,應用“網際網路+”覆蓋居民日常購物和服務消費,融合“現場體驗、線上下單、便捷支付、末端配送”等功能於一體;鼓勵支援一批規範化連鎖網點搭載早餐、快遞、收衣等便民服務功能;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新模式。涌現出了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大型連鎖生鮮超市、洗衣、家政、再生資源回收等新模式。
三是在全國率先初步建立了生活性服務業標準規範體系和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市商務委於2016年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完成了蔬菜零售等11個行業(業態)的24個規範的制修訂工作並彙編成冊,收錄推薦使用的236個標準規範,在全國率先初步建立了上述11個行業(業態)的標準規範體系。2017年起持續組織開展生活性服務業標準規範宣傳貫徹工作,引導企業規範經營,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同時建立完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多方參與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大規模開展以賽代訓和崗位技能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準,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品質消費需求。2015年至今,累計組織100余萬人次參加商業服務業服務技能大賽活動,並利用商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援完成生活動性服務業崗位技能培訓約12萬人次。
但在《行動計劃》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疏解整治與品質提升工作的統籌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基本便民商業網點落地難問題比較突出;促進連鎖經營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體制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等。
(二)《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
為落實蔡奇、陳吉寧、張工、程紅同志在《市政協黨組關於圍繞“進一步深化服務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開展專題協商情況及意見建議的報告》(市委收文閱文[2017]134號)上的批示精神及2017年7月19日陳吉寧同志在全市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工作交流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全面總結《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的經驗和不足,進一步提升本市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此《工作方案》。
(三)《工作方案》出臺的重要意義
《工作方案》的出臺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促進和規範我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將有利於進一步統籌做好疏解整治與品質提升工作,更好地解決基本便民商業網點落地難、運營成本高、連鎖經營環境不夠優化等制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全面推進本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
二、《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從模式創新、優化發展環境、政策扶持、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及規範行業發展的具體任務,各項任務均明確了相關主責部門。
(一)總體要求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準確把握生活性服務業的商業性和公益性雙重屬性,着力推進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便利性、多樣性生活需要,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任務
主要包括合理規劃佈局生活性服務業設施、強化生活性服務業設施規範化建設管理、妥善做好農副産品市場升級改造、創新便民商業服務模式、不斷提高“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水準、優化證照辦理和標誌管理服務、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化工作、加強從業人員培訓等八個方面具體任務。
(三)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稅支援力度、強化市場監管、加強統計監測、嚴格督查考核等五個方面的內容,以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工作方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進一步提升本市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