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2018年北京市農村地區村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

日期:2018-05-18 00:00    來源: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打好藍天保衛戰,有效改善首都空氣品質,按照環保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18年將繼續推進本市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2018年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18年北京市農村地區村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現將有關情況説明如下:

  一、全市村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背景情況

  根據2016年統計年鑒,全市共有3930個村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513個村莊、約95萬戶實現了“無煤化”,還剩餘1417個村莊(含2017年已經啟動但沒有全面完成的313個村莊)、約40萬戶沒有實現清潔取暖,其中山區村莊1054個,平原村莊363個。

  在已經實現了“無煤化”的2513個村莊中,有1829個是通過“煤改清潔能源”實現的(“煤改電”村莊1510個,56.1萬戶;“煤改氣”村莊319個,13.55戶)。還有684個村莊、約25萬戶是通過拆遷上樓實現的,在實現上樓後基本上採取燃氣或熱力集中供暖。

  二、2018年北京市農村地區村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安排

  初步建議2018年將全市剩餘的平原地區村莊、村莊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及籽種設施農業(除列入拆遷計劃外)原則上納入年度工作任務中。2018年各有關區將重點抓好剩餘平原地區村莊的冬季清潔取暖工作,確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務。同時充分結合山區特點,探索推進山區村莊清潔取暖的試點建設工作,科學選定技術路線,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確保能源安全供應。高海拔地區村莊的冬季清潔取暖工作要慎重開展。鋻於延慶區有世園會、冬奧會等重大活動,根據市領導要求,建議制定專項規劃,科學安排2018-2020年的工作任務。

  (一)具體目標

  一是繼續開展“煤改清潔能源”工作。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的原則,科學選定改造方式,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農村地區村莊的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根據各區上報情況,結合全市平原地區村莊情況,到2018年10月31日前,全市將完成450個農村地區村莊內住戶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除近期拆遷上樓外(順義區有16個村莊即將啟動棚戶區改造拆遷,昌平有16個村莊即將啟動拆遷,還有13個實施集中供暖的平原村2018啟動建設,但全面完成有較大難度暫沒列入年度任務)的平原村都納入工作任務中,要基本實現“無煤化”。同步完成450個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和5.3萬平方米籽種農業設施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

2018年“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任務分配表

image.png

  二是繼續實施優質燃煤全覆蓋。對未實施冬季清潔取暖且未納入2018年度“煤改清潔能源”計劃的村莊,全部實施優質燃煤替代。

  三是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各區特別是南七區要對已經完成清潔取暖的村莊,加大長效服務機制建設力度,培訓本地農民建立電工、安全員等人員參與的管護隊伍,落實各方維護責任,及時解決農戶使用中的遇到的相關問題,確保各類清潔取暖設備正常使用,鞏固“無煤化”工作成果。

  (二)進度安排。4月30日前,完成“煤改清潔能源”相關工程建設、清潔取暖設備、優質燃煤等的招標工作,完成2017年冬季清潔取暖評估工作(包括山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技術路線評估);9月30日前,完成“煤改清潔能源”所需電力、燃氣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戶內線路改造和“煤改清潔能源”取暖設施安裝工作;10月31日前,完成“煤改清潔能源”取暖設備調試、優質燃煤配送和節能高效爐具安裝工作。

  (三)相關政策。繼續執行2013-2017年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確定的農村地區“煤改清潔能源”和“減煤換煤”政策措施,並將現行主要政策在《實施方案》中進行匯總。主要包括“煤改電”、“煤改氣”外部管網建設支援政策、清潔取暖設備的支援政策、對運作使用中的支援政策、對實施“煤改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的支援政策、對太陽能熱利用的支援政策、對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的支援政策、對農業設施的支援政策、對“減煤換煤”的獎勵政策、對炊事用液化石油氣下鄉政策和對建設超低能耗農民住宅的獎勵政策共計十項政策。

  (四)保障措施。明確了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嚴格技術設備品質和標準、全力做好運作使用中的服務管理和加強輿論宣傳五方面的內容。並在附件中列明瞭各區的任務量和各部門的職責分工。

  三、關於山區村莊清潔取暖改造工作

  但由於山區村莊存在極端氣溫低、供暖周期長、設備選型難、基礎設施差等特點,2018年還是以試點建設為主。2018年將繼續對山區清潔取暖技術路線進行再論證,對現行政策進行再完善,確保2019年開展山區改造時能夠有針對性的解決政策補貼難題,確保山區農村住戶改得起、用的上。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還有山區村莊1054個,約30萬戶。根據2017年開展的山區技術試點情況分析,山區試點技術路線的設備性能比平原村莊要求都高,需要配套的輔助設備也比平原地區多,總體投資也同樣比平原地區高。還沒有哪種技術路線可以涵蓋所有的山區村莊。同時由於山區供暖周期長、氣候溫度低,運作費用相對平原地區要高。根據山區試點監測情況,每戶每取暖季要增加1000元左右(增加一個月的運作,同等室溫下比平原村莊增加20%的運作費用)的運作費用。加之山區住戶收入低,承擔運作費用有一定難度。因此下一步將重點在四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科學安排山區特別是深山區的工作進度度。二是深化山區清潔取暖技術路線試點及取暖設備的政府補貼研究;三是要同步開展戶內末端設備的提升和房屋保溫方面的工作。四是研究運作方面的補貼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