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近日公佈,為大運河(北京段)、貝家花園等39處文物保護單位劃出“保護圈”。
一道無形的圈兒,為這些珍貴歷史遺存設置了諸多嚴密的保護規範。比如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
32處文保單位新劃“保護圈”
新公佈的39處文保單位的“保護圈”,有32處為新劃定的保護範圍及監控地帶。其中大部分文物是2011年3月本市公佈的第八批市級文保單位,包括全聚德烤鴨店門面、清代自來水廠、瀏陽會館等。
值得一提的是,名單裏還包括大運河(北京段)——2014年,從南到北全長1794公里的大運河成功申遺。這條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道在北京留存有40余處物質文化遺産——通惠河故道、積水潭、東不壓橋遺址等成為“保護圈”劃定的重要依據,都將劃出“保護圈”。
這份名單中,還有7處是通過修訂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升級了“保護圈”。其中包括西交民巷近代銀行建築群、明北京城城墻遺址、長辛店“二七”大罷工舊址、通州近代學校建築群、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房山大白玉塘採石場遺址和京張鐵路南口段至八達嶺段。
保護範圍內禁止新蓋房
保護範圍不僅要亮出來,還要作出標誌説明、建立記錄檔案,並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明確——文保單位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因特殊情況要在該“圈”內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並經核定公佈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應當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類似的規矩還有很多,比如在文保單位的“保護圈”內,不得建設污染文保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保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應當限期治理;在文保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
7年首次升級文物“保護圈”
按規定,第九批文保單位保護範圍及建控地帶説明及其圖紙,將由市文物局、市規劃國土委另行印發。距上一次公佈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已過了7年。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每一處的保護範圍要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類別、規模、內容以及周圍環境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合理劃定,並在文物本體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確保文物保護單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建設控制地帶,則是在保護範圍外的“圈”。目前本市建控地帶基本分5類,其中要求最嚴的“一類地帶”為非建設地帶,只允許進行綠化和修築消防通道,不得建設任何建築和地上附屬建築物,已有的建築也應創造條件拆除,一時難以拆除的應制定拆除計劃和年限。
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名單
一、新劃定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32項)
1.東城區史家衚同51、53、55號宅院
2.順天府大堂
3.東城區魏家衚同18號宅院
4.東城區東皇城根南街32號宅院
5.歐美同學會(含皇史宬)
6.大清郵政總局舊址
7.北平電話北局舊址
8.蔡元培舊居
9.東城區北總布衚同2號宅院
10.清代自來水廠
11.全聚德烤鴨店門面
12.醇親王府南府
13.廣福觀
14.清學部遺存
15.清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
16.兆惠府第遺存
17.紹興會館
18.瀏陽會館
19.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
20.張自忠舊居
21.承澤園
22.普照寺
23.貝家花園
24.鷲峰地震臺
25.福生寺
26.顯應寺
27.通州兵營舊址
28.清工部琉璃窯廠辦事公所
29.北關龍王廟
30.花盆村戲臺及關帝廟
31.靈照寺
32.大運河(北京段)
二、修訂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7項)
1.西交民巷近代銀行建築群
2.明北京城城墻遺址
3.長辛店“二七”大罷工舊址
4.通州近代學校建築群
5.焦莊戶地道戰遺址
6.房山大白玉塘採石場遺址
7.京張鐵路南口段至八達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