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以下簡稱《規劃》)。國務院新聞辦於7月2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李萌、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司長許倞、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産業化司司長秦勇介紹《規劃》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並進行了相關政策解讀。
《規劃》是我國科技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國務院這次發佈的《規劃》是我國科技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科技部貫徹落實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又一次有力的具體行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人工智慧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要求抓住機遇,在這一高技術領域搶佔先機,加快部署和實施。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人工智慧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産業集群。
2016年7月徐匡迪等一批院士研究提出“啟動中國人工智慧重大科技計劃的建議”,中央迅速採納,決定制定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在劉延東副總理的直接領導下,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程院會同相關單位在系統梳理、深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前期,工程院組織了各方面的專家做了大量深度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規劃》的基本內容
1.《規劃》是我們國家在人工智慧領域進行的第一個系統部署的文件,也是面向未來打造我國先發優勢的一個指導性文件,重點對2030年我國新人工智慧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保障措施進行系統的規劃和部署。
2.《規劃》描繪了未來十幾年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準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3.《規劃》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加快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為主線,按照“構建一個體系、把握雙重屬性、堅持三位一體、強化四大支撐”進行總體佈局,確定了建立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慧經濟、建設安全便捷的智慧社會、強化人工智慧對國家安全的支撐、構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慧化基礎設施體系、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等六方面的重點任務。
4.《規劃》還對項目和《規劃》的實施做了一些安排,包括強調發揮財政引導和市場主導作用,撬動企業、社會資源,形成財政、金融和社會資本多渠道支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格局,並從法律法規、倫理規範、知識産權、科學普及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規劃》是立足於我國發展戰略需求作出的安排
中國發佈人工智慧規劃不是為了挑戰哪個國家,而是根據科技發展前沿趨勢的判斷,立足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做出的安排,通過有條不紊的部署來推動人工智慧研發和應用。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人工智慧研發取得了重要進展。我國在專利和論文上已經在國際上居於前列,在語音識別、機器視覺、機器翻譯領域也是全球領先,而且人工智慧創新創業非常活躍。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批在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企業,在國際社會上得到了廣泛認可。
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屬於全球第一梯隊
總體的判斷,我國在全球是屬於第一梯隊。當然,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問題。比如,在研發上,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關鍵設備、高端晶片、重大産品和系統方面的原始創新成果還比較少;在人才儲備上,無論從人才規模還是人才品質,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於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強烈需求,特別是高端領軍人才比較缺乏;在産業生態上,我國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産業鏈。
在人工智慧發展規制方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都很關注。科技部將在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積極探索,更好適應人工智慧發展。
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主要是大數據基礎上的人工智慧
1956年人工智慧概念提出以後,經過60多年的演進,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引領下,再加上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需求的驅動,人工智慧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包括《規劃》當中講到“它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機協同、群智開放和自主智慧的新特點”。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主要是大數據基礎上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有五個特點:一是從人工知識表達到大數據驅動的知識學習技術;二是從分類型處理的界面或者環境數據轉向跨媒體的認知、學習、推理;三是從追求智慧機器到高水準的人機、腦機相互協同和融合;四是從聚焦個體智慧到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群體智慧,它可以把很多人的智慧集聚融合起來變成群體智慧;五是從擬人化的機器人轉向更加廣闊的智慧自主系統,不是一個單純的機器人才叫人工智慧,比如説智慧工廠、智慧無人機系統,這都是人工智慧。
同時,隨着科學研究的進展,受腦科學成果 啟發的類腦智慧也在蓄勢待發,晶片的硬體化平臺趨勢也非常明顯,這些重大變化使得人工智慧進入到與前60年完全不同的一個階段。
跟前60年比,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不但有更高的水準,能夠接近人的智慧形態存在,而且以提高人的智力能力活動為主要目標,融入日常生活中。新一代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現有的知識進行一些重組,比如大數據就是繼理論推導、實踐檢驗之後的一個新的科學範式、科學方法。現在人工智慧還能為生産生活和資源環境等社會問題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應用的越來越多。在越來越多的一些專門領域,人工智慧的博弈、識別、控制、預測甚至超過人的腦能力。新一代人工智慧相關的科學發展、技術創新、軟體硬體升級的整體推進,正在引發鏈式突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數字化、網路化向智慧化加速躍進。
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技術創新體系的意義
《規劃》是一個國家規劃,在起草過程中凝聚了各方共識,政府針對我國人工智慧的薄弱環節加強系統部署,特別是要加強技術創新的體系能力建設,所以在《規劃》中專門提出建立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技術創新體系,包括提升基礎研究的能力、技術創新的能力、轉化應用的能力。在科技創新體系的章節中也作出了系統部署,從基礎理論研究、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出了一整套措施,特別提出開放協同,就是要充分調動政産學研用各方積極性形成發展合力,以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實現對未來智慧經濟、智慧社會的強大支撐。
《規劃》重點部署了高端高效智慧經濟
人工智慧對於我們來説已經無處不在。所以就人工智慧産業而言,《規劃》重點部署的是高端、高效的智慧經濟,絕不是低端産業。
這些産業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人工智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包括模式識別、人臉識別、智慧機器人、智慧運載工具、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智慧終端、物聯網基礎器件,這是人工智慧發展本身創造的新領域。第二個層次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讓傳統産業智慧化,包括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海洋、智慧物流、智慧商務。第三個層次是大力發展智慧企業,對企業進行智慧化升級,培育人工智慧産業的領軍企業。現在我國很多企業已經向智慧化方向發展,也産生了很多在全球領先、有影響的企業和品牌。
從社會角度來講,一方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能使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也能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務水準。
加強學科建設、引進優秀傑出人才 帶領我國人工智慧研發應用走向新高度
《規劃》制定過程中,研究了國外人工智慧發展的規劃佈局,包括國際上的一些大企業技術發展方向、成功經驗和做法。它們給我國最大的 啟發就是對人才的重視。現在世界範圍內的資訊産業巨頭,包括人工智慧企業的巨頭都在不惜一切代價從全球網羅最高端的人才。我國企業跟國外企業相比,最缺的是優秀傑出人才。因為缺乏優秀傑出人才,就有可能在高端引領方面落後,我國正在加快趕上。
同時,我國也在積極進行學科建設,加強人工智慧一級學科的建設。國內現在人工智慧還不是一級學科,高端實驗室也還比較少。要學習國際上的一些經驗,從各方面引進一些優秀傑出人才,形成團隊,帶領人工智慧的研發應用走向新的高度。當然,也歡迎國外人工智慧領先企業參與中國人工智慧研發創新和産業發展,深化合作,互利共贏。
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的安排部署
《規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攻克掌握核心技術方面作了專門部署。現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未來對經濟社會産生的影響,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技術進步。
《規劃》對核心技術佈局設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重大項目。這個項目主要瞄準人工智慧技術前沿,結合國家重大需求進行設計。比如大數據智慧、跨媒體混合智慧、群體智慧、自主智慧系統,這恰恰是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這個重大項目就是沿着這幾個重點發展方向,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技術,從關鍵共性技術到技術支撐平臺,以及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和應用領域進行了系統部署。
結合重大項目,對圍繞人工智慧方面的計劃項目部署進行了整體安排,形成“1+N”的人工智慧項目群,包括大數據、雲計算、智慧製造、機器人、量子計算、量子通信、腦科學等等。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將和這些已經安排的項目任務,共同形成了國家人工智慧研發的總體佈局。
第一點,《規劃》中提出“1+N”的人工智慧項目群,其中的“1”就是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專門針對新一代人工智慧特有的基礎理論、關鍵共性技術進行攻關。“N”就是圍繞人工智慧相關的基礎支撐、領域應用形成的各類研發任務佈局。
第二點,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方式也有很多新的措施。項目將充分調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社會資本等各方積極性,多渠道出資,共同發力,做好實施。《規劃》確定的四個原則中,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市場主導,人工智慧項目的實施也要採取市場主導的方式進行,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讓企業搞。國家和企業聯合起來做項目,並引入一些社會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