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關於《關於建立完善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加快推進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解讀

日期:2017-04-26 11:00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市誠信建設,4月1日,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加快推進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下面,我將《實施意見》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及2017年工作任務作以彙報。

  一、背景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誠信建設工作。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都對誠信建設提出了工作要求。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2016年6月和12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國務院和國辦分別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加強政務誠信和個人誠信體系建設三個指導性文件。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三個文件精神,2017年4月1日,市政府印發實施了《關於建立完善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加快推進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

  二、主要內容及任務分工

  《實施意見》共分三個部分,具體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1.關於總體要求。總體要求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兩部分。其中,建設目標明確了:到2020年所有公共信用資訊依目錄歸集至市信用平臺,依法可公開的歸集資訊全部向社會公開,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平臺與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全面覆蓋重點行業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基本健全,實現信用資訊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歸集、共用、公開和應用,形成政府部門協同聯動、行業組織自律管理、信用服務機構積極參與、社會輿論廣泛監督的共同治理格局。

  2.關於重點任務。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夯實誠信建設基礎、強化誠信行為激勵、加大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建立信用聯合獎懲制度、開展誠信建設創新示範、積極推進誠信文化建設六項任務。

  一是夯實誠信建設基礎。《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和各部門全面落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資訊7日公示制度,完善重點領域個人實名登記;將市信用平臺信用資訊的查詢使用嵌入日常監管和行政審批流程,做到應查必查;健全行業領域信用評價和分類監管制度。由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依託市信用平臺歸集各行業領域的公共信用資訊,實現與國家平臺的互聯互通,向社會提供“一站式”查詢服務,探索建立個人公共信用資訊與金融信用資訊共用關係,促進公共信用資訊和社會信用資訊互動融合。

  二是強化誠信行為激勵。誠信激勵主要分為行政性、市場性、社會性激勵三個方面,實施13項聯合激勵措施。

  行政性聯合激勵主要包括:(1)對誠信典型和連續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相對人實施“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2)對符合條件的行政相對人部分申報材料不齊備的,如其書面承諾,應先行受理;(3)在實施財政性資金項目安排、招商引資配套優惠政策中優先考慮;(4)在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領域給予重點支援;(5)對誠信企業在日常檢查、專項檢查中可優化檢查方式或減少檢查頻次。

  市場性聯合激勵主要包括:(1)引導徵信機構將市場主體的正面資訊納入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2)對守信者加大激勵性評分比重;(3)引導金融、商業銷售等市場服務機構參考使用市場主體信用資訊、信用積分和信用評價結果;(4)在有關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進行信用加分;(5)支援有關部門開發稅易貸、信易貸、信易債等産品,使守信者獲得更多實惠。

  社會性聯合激勵主要包括:(1)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加大對誠信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扶持力度,為其市場宣傳、業務拓展、職業發展等提供支援;(2)引導企業主動發佈綜合信用承諾或産品服務品質等專項承諾,開展産品服務標準等自我聲明公開,接受社會監督;(3)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引導作用,宣傳推廣誠信典型和誠信事跡,褒揚誠信行為。

  三是加大失信行為懲戒力度。聯合懲戒主要分為行政性、市場性、社會性三個方面,實施17項聯合懲戒措施。

  行政性聯合懲戒主要包括:(1)提高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從嚴審核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從嚴控制生産許可證發放;(2)限制享受財政資金補助和申請財政性資金項目;(3)限制參加政府採購活動;(4)限制參與政府投資項目招標以及土地出(轉)讓和流轉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5)限制新增項目審批核準;(6)限制發起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創業投資公司、網際網路金融機構;(7)限制從事網際網路資訊服務;(8)限制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9)對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對失信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註冊執業人員等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10)撤銷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和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股東等人員的榮譽稱號,取消參加評先評優資格。

  市場性聯合懲戒主要包括:(1)限制出境、購買不動産、乘坐飛機、乘坐高等級列車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級以上賓館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2)支援徵信機構採集嚴重失信行為資訊,納入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3)鼓勵市場主體對嚴重失信個人採取差別化服務;(4)引導商業銀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提高貸款利率和財産保險費率,或限制向其提供貸款、保薦、承銷、保險等服務。

  社會性聯合懲戒主要包括:(1)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將嚴重失信行為記入會員企業信用檔案;(2)支援行業協會商會對失信會員實行警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不予接納、勸退等約束和懲戒措施;(3)發揮新聞媒體等社會輿論作用,加大對嚴重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

  四是建立信用聯合獎懲制度。聯合獎懲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建立獎懲措施清單制度、規範紅黑名單制度、構建聯合獎懲協調機制、健全權益保護和信用修復機制四個部分。

  《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各部門要健全誠信典型“紅名單”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明確認定標準,及時動態維護,並納入全市《誠信典型和嚴重失信主體行為清單》。由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建立信用聯合獎懲協同機制,制定並動態更新全市《信用聯合獎懲措施清單》,建立聯合獎懲發起和響應機制,依託市信用平臺,建立全市統一的聯合獎懲資訊管理系統,實現發起響應、資訊推送、執行反饋、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等動態協同功能。發起部門要針對本行業領域確定聯合獎懲對象,實施部門負責對有關信用主體採取相應的聯合獎懲措施,並對嚴重失信企事業單位的相關責任人一併採取懲戒措施。健全信用修復和權益保護機制,嚴格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五是開展誠信建設創新示範。創新示範主要包括:政務誠信、重點行業領域誠信和京津冀誠信建設創新示範三個部分。

  在政務誠信建設創新示範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對政務誠信實施考核評價。加大街道(鄉鎮)政務、財務公開力度,將守信踐諾情況納入對街道(鄉鎮)績效考核體系。加強政府採購、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招標投標、招商引資等領域的政務誠信建設。加大對各級政府和公務員失信行為的懲處和曝光力度。

  在重點行業領域誠信建設創新示範方面,要求以食品藥品、安全生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環境保護、生物安全、産品品質、稅收繳納、醫療衛生、勞動保障、工程建設、金融服務、知識産權、司法訴訟、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旅游文化、志願服務等19個領域為重點,以重點職業人群為主要對象,建立健全信用聯合獎懲制度。支援各區和産業園區開展區域性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建設,不斷優化區域信用環境。

  在京津冀誠信建設區域合作創新示範方面,要求充分發揮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機製作用,建立統一的信用制度標準和技術規範,大力推進信用資訊共用應用,建立信用協同監管機制,率先在食品藥品、環境保護、産品品質、旅游文化等領域建立聯合獎懲機制,逐步形成覆蓋各行業領域的獎懲聯動機制。

  六是積極推進誠信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全面開展誠信教育和深入開展誠信主題活動三個部分。

  《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各部門要深入開展公務員誠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將誠信建設納入公務員培訓和領導幹部進修課程;建立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負責人、律師、教師、醫師、執業藥師、評估師、稅務師、註冊消防工程師、會計審計人員、房地産中介從業人員、認證人員、金融從業人員、導游等職業人群個人信用記錄。鼓勵高校開設信用相關課程或專業,全面深化校園誠信教育,建立健全成年學生誠信檔案。

  3.關於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標準規範、加強資金保障、強化督導考核四個部分。

  《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加大資金支援力度,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市經濟信息化委要加強督促檢查、跟蹤監測和統計分析,完善工作督導、考核評估制度,對工作落實不力的部門和單位,定期進行通報批評和督促整改,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