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永定河綜治總體方案將實施

日期:2017-05-06 15:44    來源:北京市水務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日前,《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紛紛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作為2017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將在近期正式啟動實施,集中利用5-10年時間,逐步恢復永定河生態系統,將永定河打造為貫穿京津冀晉的綠色生態廊道。

  四省市聯動用10年重現綠色生態廊道

  在40年前左右,永定河上游森林被嚴重破壞;河床增高、遷徙氾濫;過度開發,枯河沙化……短短幾十年,永定河變了模樣。

  2010年至2013年,本市啟動實施了永定河“五湖一線一濕地”工程。但由於整體系統難以恢復,永定河流域只能用“局部改善、整體退化”來形容。

  1、談目標:5-10年完成治理《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是北方首個跨省市系統治理河道的文件。根據流域水資源自然條件和生態狀況,多省市將集中利用5到10年時間,逐步恢復永定河生態系統,將永定河打造為貫穿京津冀晉的綠色生態廊道。

  2、談措施:劃段治理和推行“河長制”

  幾百公里的永定河,將被劃為4段區域。其中三家店以上為水源涵養區、三家店至梁各莊為平原城市段、梁各莊至屈家店為平原郊野段、屈家店至防潮閘則為濱海段。

  京津冀晉四省市將在永定河率先推行“河長制”,地方政府將成為責任主體,明確責任分工及年度實施計劃。

  為現河道清水長流年7500萬噸中水注入北京

  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永定河存在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環境承載力弱、水污染嚴重、河道斷流、生態系統退化、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對於永定河的治理,將保障河道生態需水作為永定河生態修復的關鍵。

  1、增加河道生態水量《方案》將按照山區節點保障基流、平原河段維持水面、保障一定入海水量原則,充分利用再生水和適當調水等措施增加河道生態水量,提高水資源環境承載力。

  2、北京每年為永定河注入7500萬立方米中水在整治過程中,北京目標每年為永定河注入高達7500萬立方米的中水,用於補充水體。這些中水將從小紅門再生水廠等出廠,隨後在濕地中實現迴圈凈化,最終再注入永定河中。

  3、到2020年初步形成永定河綠色生態河流廊道《方案》顯示,到2020年,永定河河流生態水量得到基本保障,河流水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提升,防洪薄弱環節得到治理,跨區域協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永定河綠色生態河流廊道。

  “三”分永定北京段將現大尺度生態節點空間

  300多萬年的永定河,和“3”這個數字特別有緣。未來,永定河北京段將形成三個大尺度的生態節點,並形成各具特色的三段功能區。

  三個大尺度的生態節點

  1、官廳水庫周邊官廳水庫將通過建設官廳水庫8號橋濕地、媯水河入庫濕地等濕地群,以及官廳水庫水源保護、庫濱帶修復和媯水河水質提升,大幅增加濕地水面、森林,打造濕地中的世園會,支撐2019世園會和2022冬奧會等重大活動舉辦。

  2、新首鋼周邊新首鋼周邊將通過建設麻峪濕地、南大荒濕地、首鋼水系連通、首鋼遺址公園和濱河水綠生態修復,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成為長安街西延通向自然的軸線,滲透帶動北京中心城綠色發展。

  3、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周邊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周邊,會通過建設稻田濕地、馬廠濕地、長興濕地、永興滯洪濕地和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形成濕地連成線、森林連成片的生態廊道格局,打造首都南大門壯美的地景藝術景觀。

  三段功能區

  1、官廳水資源保護區

  在官廳水資源保護區,本市將增加官廳水庫入庫流量,提升入庫水質標準,對媯水河及世園會區域生態修復。

  2、山峽水源涵養區

  在長達92公里的山峽水源涵養區,將增強永定河流域水源涵養能力,通過水源涵養林建設和河道生態修復,構築山峽段百里畫廊景觀。

  3、平原生態休閒區

  在將近80公里的平原生態休閒區,將主要展現生態休閒服務價值,營造大型人、水、綠共用的河流公園格局,讓更多市民分享永定河的治理成果。

  最終,經過治理後永定河將形成生態河道的示範區、林水相依的景觀帶,流域文化的展示廊、綠色發展的新空間。

  屆時,我們一起相約去永定河來一場“走水行”可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