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體育發展規劃》解讀

日期:2017-02-24 09:15    來源:北京市體育局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持續推動北京市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發展,北京市體育局和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體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結合北京實際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為全市體育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提供了政策依據,下面就文件有關情況進行解讀。

  一、目標明確利民生,助力全面奔小康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市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體育管理新體制,推進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落實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初步建成一流國際體育中心城市,體育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助力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目標既與國家體育發展目標相銜接,也與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要求相貼合,體現了國家戰略和時代要求,着眼於民生福祉和人的全面發展。《規劃》還提出了19個量化指標,到2020年,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1000萬,全市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達到500萬,全市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以上。

  二、特點突出立意新,協調融合促發展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經過深入調研、多輪論證、修改完善,並先後徵求了市相關委辦局、各區政府、專家學者、全市體育系統和本市體育企業代表等各方意見,體現了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規劃》與《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2016-2022年)》等進行了充分銜接。《規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着力推進體育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發展目標中提出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群眾體育發展中強調共用發展、綠色發展,在區域融合中強調協調發展,在體育科研和體育雲平臺建設中強調創新發展,並在多處提出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豐富體育服務與産品,使體育發展更加符合人民群眾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

  二是全面結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規劃》緊密結合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針對性提出了相關重點任務。例如,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規劃》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設城市副中心的機遇,改建或新建體育設施,拓展了增加體育設施有效供給的渠道,強化了城市公共服務功能,《規劃》還在促進京津冀全民健身交流合作、體育産業聯動等領域提出了具體措施。

  三是準確把握北京體育發展的新機遇。《規劃》緊抓體育發展的最新趨勢,推動體育與大健康結合,提出體育與教育、醫療、旅游、文化、養老等領域融合發展,創新性提出了“智慧體育”、“體育雲平臺”等新理念,推動體育産品和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展了體育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在産業發展方面,《規劃》根據北京的實際情況,將側重點放在産業融合、體育金融等方面,突出了體育産業發展的北京特色。

  四是高度重視北京冬奧會的籌辦任務。《規劃》緊密圍繞做好冬奧會籌備工作,將“全力以赴籌冬奧,帶動冰雪運動突破性發展”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章節,體現了2022年冬奧會在“十三五”時期體育發展的重要地位,細緻謀劃備戰冬奧會的各項工作。《規劃》提出高標準建設冬奧會比賽場館,成立冰雪項目專業運動隊,提升冰雪運動競技水準,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高標準、高品質完成各項籌辦任務,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三、內容豐富重實際,“1238”戰略繪藍圖

  《規劃》緊密對接相關上位規劃,深刻把握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的階段特徵,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闡明瞭“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體育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其核心內容歸結為“1238”發展戰略。

  1.一條主線:改革創新。

  《規劃》將“改革創新”主線貫徹於通篇。隨着全民體育消費時代來臨,體育供給側已不適應需求側的發展。因此,體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重點在於通過深化改革提高體育服務供給效率,提高體育服務的供需匹配度。其核心是厘清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加強政府職能轉變,強化引導、服務和監督職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加大基層體育設施建設,縮小城鄉差距。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培養體育消費需求。2、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發展。3、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發展,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高體育産品和服務的供給水準。

  2.兩大戰略:全民健身戰略與健康中國戰略。

  《規劃》將健康中國與全民健身兩大戰略進行深度融合,並使其在發展思路、基本原則、重點任務等多處得到體現。發展原則提出“健康為本”,“堅持大體育、大健康的理念,促進體育精神回歸本質。注重體育與健康、養老、醫療等領域良性互動,引導群眾增強健身意識、科學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形成良好的健康消費理念。”《規劃》着力增進人民福祉,推進科學健身與健康生活融合發展,將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擺在首要位置,體現了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兩大戰略的實施將助力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三條路徑:推進改革、完善體系、融合發展。

  推進三項改革:體育行政審批改革、體育社團實體化改革、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行政審批改革方面,《規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切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力度,有序推進“先照後證”改革任務,建立行政審批清單統一管理和對外公開制度。規範行政執法程式,完善行政執法協調機制,構建權責明確、銜接有序、傳導有效的行政執法體系。在推進社團實體化改革方面,《規劃》提出選擇若干體育行業協會開展改革試點,帶動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的實體化、專業化、法治化、産業化發展,加快推動體育社會組織成為政社分開、責權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品牌化發展並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作用。在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規劃》提出為社會力量舉辦全民健身活動創造便利條件,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主體以資本、技術、資訊等多種形式,參與開發體育市場、建設體育設施、運營職業俱樂部以及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等領域。

  完善三大體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體育産業發展政策體系、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完善涵蓋全民健身文化、活動、組織、設施、服務平臺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拓展群眾體育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創新公共體育服務模式,積極發展群眾體育社會化組織,以發展體育運動促進群眾健康,以改善健身環境推廣全民健身,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在體育産業發展政策體系方面,完善涉及金融政策、健全消費政策、規劃和土地政策、人才培養政策、創業政策等體育産業發展政策體系,着力深化體育服務和産品的供給側改革,積極引領健康向上的體育消費方式,大力發展“體育+”,積極拓展體育新業態;在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建立以區級體育運動學校和少兒業餘體校為主體,以國家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和單項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為抓手,以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奧林匹克後備人才基地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依託,以社會機構和體育運動協會為有效補充的多層次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

  促進三項融合:京津冀及城鄉區域融合、體育和相關産業融合、體育和教育深度融合。區域融合發展主要是京津冀體育融合發展,包括創立京津冀單項體育協會聯盟,打造京津冀地區的群眾體育品牌活動,促進京津冀體育産業協同發展。區域融合還體現在城鄉統籌發展方面。例如,加強體育生活化社區和體育特色鄉鎮建設,統籌全民健身設施整體佈局,形成以“一刻鐘健身圈”為基礎的全民健身設施網路,統籌各區體育産業錯位發展。産業融合是體育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規劃》對促進體育與社會資本、旅游、文化、醫療、養老、科技、會展、金融等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都分別作了詳細闡述,加快形成主體多元、有效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格局,將體育産業打造成為新常態經濟增長新引擎。體教融合是青少年體育發展的重點。“十三五”時期體教融合的新亮點在於將體育部門、教育部門、社會力量三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廣泛開展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形成青少年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

  4.八大任務:在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産業、冰雪運動、體育賽事、體育科研、智慧體育八個方面部署重點任務。

  《規劃》結合實際,立足長遠,明確北京市體育發展的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全民健身利民生,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調整佈局促提升,增強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體教融合為載體,加快青少年體育發展步伐;整合資源顯優勢,擴大體育産品和服務供給;全力以赴籌冬奧,帶動冰雪運動突破性發展;多點開花煥異彩,推動體育賽事多元化進程;科學研究強實力,促進體育科研社會化發展;資訊技術拓新域,打造智慧城市體育雲平臺”,尤其是在“冰雪運動”與“智慧體育”方面要實現新突破。

  “冰雪運動”新突破:北京籌辦冬奧會為冰雪運動發展帶來契機,《規劃》將冰雪運動的發展作為獨立章節,進行重點謀劃,提出廣泛開展群眾冰雪健身活動,積極培育“一區一品”冰雪活動,積極推廣青少年冰雪運動,舉辦北京市青少年冬季運動會,分批次建設1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30個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動中心。《規劃》還提出,加快推動冰雪産業發展,擴大冰雪運動産品和服務供給,完善競技冰雪運動項目佈局,重點發展基礎較好的冰上項目,積極推動開展雪上項目,構建多元一體的競技冰雪運動發展模式。

  “智慧體育”新突破:智慧體育將是“十三五”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規劃》提出“體育雲”的概念,鼓勵運用科學技術,把握“網際網路+”的産業融合發展趨勢,以體育行政、公共服務、體育場館管理為切入點,啟動體育雲平臺建設前期工作,體育資訊管理平臺構建初見成效。《規劃》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基於體育産業鏈,會同相關部門,以市場化運作模式,構建“體育産業雲”的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為體育産業智慧化、高端化、創新化、融合化發展提供平臺與支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