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關於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産服務資源的通知》解讀

日期:2016-12-13 11:01    來源: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中發〔2015〕40號),增加本市助産服務資源,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在我市順利實施,經市政府同意,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規劃國土委於2016年9月1日聯合向各區政府印發《北京市關於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産服務資源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016年9月5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召開全市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産資源工作會議,就相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副局長席立鎖、武警部隊後勤部衛生局副局長劉福東、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司婦女衛生處副處長王亮、北京大學醫學部醫院管理處處長李岩、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呂一平等出席會議。市衛生計生委、市醫管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各區衛生計生委主任、婦幼防保科科長,市、區婦幼保健院院長和北京市各助産機構院長200餘人參會。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耿玉田副主任就有關工作進行具體部署。方來英主任講話強調:首先,要統一思想,準確判斷形勢。近期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婦幼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市政府專題會議上,安順市長要求抓緊提升我市婦幼保健能力,保障兩孩政策順利實施。要充分認識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産資源的重要性。同時,分娩需求增加,面臨的不僅是引導孕産婦有序就診的問題,也是助産資源總量相對不足的問題,要準確判斷供需矛盾和面臨的形勢。第二,各區要承擔主體責任,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做好本轄區資源匹配,穩妥紮實推進産科資源擴增,加速産、兒科體系建設。各助産機構要服從轄區統一調度,公立機構要有政治責任意識,不講條件,執行命令。第三,要加強高齡高危孕産婦保健服務和臨床救治。嚴格分級建檔,逐一分析孕産婦死亡病例,尤其要暢通危重孕産婦轉會診渠道,嚴格控制孕産婦死亡。第四,市、區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任務落實。

  為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北京市分別提出近期保障措施和中長期保障措施。近期保障措施包括:一是,從六個方面加強孕産期保健管理服務,包括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建檔資訊溝通機制、嚴格執行孕婦分級建檔、加強高危妊娠管理,加強孕産保健、加大健康宣教力度等。二是,從三個渠道增加千余張産科床位。公立助産機構將具有增床空間的特需病房統一調整為普通病房,通過科室間病房調整增加産科床位和通過合作租賃等方式擴增服務資源。財政部門對床位調整予以補助。三是,從五個渠道增加800余名助産人員。通過薪酬分配、績效管理、職稱晉陞向産科傾斜,穩定現有産科人員,吸引持證人員回歸;通過加強助産技能培訓,定向培養助産士;通過科室調整和崗位招聘,補充産科護士缺口;通過調整進京指標結構數量增加助産專業人員;通過京津冀人才交流培訓,提升助産服務能力。並投入上千萬元着力打造北醫三院和北京婦産醫院兩家市級助産培訓基地。

  中長期保障措施包括:一是,通過購買等方式擴增服務資源。二是,強化婦幼保健機構建設,促進長期發展。“十三五”期間,北京婦幼保健院(北京婦産醫院)要啟動異地新建項目,發揮龍頭作用。功能核心區要利用存量資源及合作購買等方式增加婦幼保健院服務規模,其他區優先安排區婦幼保健院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擴增服務規模,改善服務環境,滿足群眾婦幼健康服務需求。按照國家要求,遵循大保健發展思路,依照新標準、新要求啟動婦幼保健機構評審。三是,建立婦幼健康價格及生育保險調節機制。四是,支援社會力量舉辦和運營助産機構,充分利用民營機構床位資源,滿足北京市孕産婦多元化服務需求。

  北京市向各區下達助産資源增加任務量,強調各區政府是落實全面兩孩政策,提升産科能力的實施主體,要落實領導責任、主動溝通協調、強化督導檢查。婦幼健康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北京市多措並舉,增加助産服務資源,確保全面兩孩政策順利實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