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為發揮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示範引領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加大對全市各類劇院資源的統籌力度,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針對北京市演齣劇場分佈及利用率不均衡、院團租用劇場成本過高、演出票價過高等問題搭建的統籌全市演藝資源的創新型服務平臺。
二、哪些劇場可以參加平臺項目?
凡在京註冊、具有營業性演出資質、500座以上的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均可自願參加。
三、哪些團體可以申請平臺項目?
平臺扶持的演出單位包括全國有營業性演出資質的文藝表演團體及演出經紀機構。其中北京地區演出單位的演出場次佔演出總場次的70%左右,其他省市演出單位的演出場次佔演出總場次的30%左右,適當向津冀地區傾斜。
四、平臺扶持的劇目是什麼類型?
平臺重點扶持和推介戲曲、話劇、兒童劇以及民族音樂會、交響音樂會、民族歌劇、民族舞劇等藝術門類優秀劇目。申報平臺的劇目要求聚集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較高藝術水準;要求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堅持真善美的藝術追求,富有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市場反響良好。
五、平臺補貼的標準是什麼?
入圍劇場享受場租補貼,補貼包括一天裝臺和兩天演出的場地費用。場租補貼分為零場租和低場租兩種補貼方式。零場租即免場租費用,低場租即提供50%的場租費用。政府每年購買200個演出場次,零場租主要提供給戲曲、歌劇、舞劇、交響樂、民族音樂會等形式的演出。低場租提供給話劇、兒童劇的演出。入圍院團如每場商演設置100元(含)以下低價票數量不低於可售票數的40%,且售票率達50%以上,每售出一張低價票即可對應享受每張100元補貼;單場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
六、如何申報平臺?
平臺項目徵集公告通過北京文化熱線網站、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發佈。申報材料包括申報表、演齣劇本、演出海報JPG格式及設計文件PSD或AI格式、劇目演出視頻光碟、演出高清劇照、版權聲明、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曾獲獎項的證明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