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對《北京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和《北京市礦山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依新的預案,較大及以上的事故資訊,要立即向市應急辦報告,最遲不晚於接報後10分鐘,詳細資訊報送最遲不晚於接報後2小時;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發生後,應在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佈會。
新修訂的兩份預案主要在指揮體系、資訊報送流程、相應分級、現場處置措施、資訊發佈機制以及保障措施六大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
危險化學品事故和礦山事故的等級由高到低劃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4個級別。根據預案,對於一般事故和發生在除城六區以外的較大事故,一般由事發地區政府或區生産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啟動區級響應;發生在城六區的較大事故和全市範圍內的重大及以上事故,由市生産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啟動市級響應。預案汲取了國內相關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優化了現場處置的基本內容,增加了《火災爆炸事故處置方案》和《易燃易爆物質或有毒物質泄漏事故處置方案》中的有關措施。
預案規定,對較大及以上的事故資訊,要立即向市應急辦報告,最遲不晚於接報後10分鐘,詳細資訊報送最遲不晚於接報後2小時。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煤礦事故資訊的報送流程。預案規定了危險化學品、礦山事故發生後的資訊發佈和新聞報道工作,明確了責任主體和基本流程。其中要求,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發生後,應在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佈會。
預案的保障措施更加突出京津冀一體化特色。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修訂工作組會同天津、河北兩地安全部門開展了應急資源普查工作,依據“北京周邊、便於調用”原則,將津冀兩地應急救援物資納入本市救援物資保障範圍,進一步推動三地應急物資保障實現一體化。
兩項預案中均明確,獲悉事故資訊的公民、單位應立即撥打市安全監管局值班電話(65023616)報告事故情況,並同時向區安全監管局報告。對事故隱患類資訊,應及時撥打市安全監管局事故隱患熱線電話(12350)告知隱患情況。
據介紹,目前本市共有危險化學品生産經營單位2500余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100余處;本市區域內具有採礦許可證的煤礦共4座,全部為北京能源集團昊華能源公司所屬,分佈在房山區、門頭溝區,另有22家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分佈在房山、昌平等6個區,以及河北省遷安市。(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