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有效加大對本市鄉村學校的支援力度,進一步縮小城鄉學校發展水準差距,讓每一名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日前正式印發了《北京市支援鄉村學校發展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如何支援鄉村教師參加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
北京市教委、市財政局結合實際印發並實施了《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計劃(2016-2020年)》,鼓勵市級以上骨幹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開放課堂和研修活動,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通過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平臺自主選修,通過體驗式隨堂聽課、參加研修活動和做研究課等方式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每位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參加2-4次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服務,全面提升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設立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專項經費,主要用於授課教師的課時費和選課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提升補助,十個遠郊區鄉村學校選課教師到城六區參加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按照每人每天530元給予綜合補助,所需資金由市級資金保障。
如何支援義務教育鄉村教師參加跟崗脫産培訓?
選擇實驗二小、史家小學、北大附小、清華附小、三帆中學等城區的優質資源校承擔跟崗脫産培訓任務,支援鄉村教師到城區優質資源校參加免費的跟崗脫産培訓,全方位體驗城區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研修過程。每所培訓學校每期培訓20名鄉村教師,培訓時間為4-5個月,每年舉辦兩期培訓。建立相應的績效獎勵激勵機制,鼓勵培訓學校優秀教師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
如何實施鄉村學校教師培訓創新計劃?
由北京教育學院牽頭,通過市、區、校三級緊密合作,統籌培訓資源,聯合組建培訓項目指導專家團隊,以送培訓到鄉村學校的方式,深入鄉村學校辦學開展整校或整學科推進的研修活動,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準,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十三·五”期間,針對全市295所鄉村學校分批次開展為期一年的培訓。
如何支援骨幹教師送教下鄉?
市教委協調北京市教育學會、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協會等社會組織組織市級以上骨幹教師(以退休的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骨幹教師為主)到鄉村學校支教,重點指導鄉村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實踐和研修。由相關區教委協調鄉村學校提出需求,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培訓師資送教到鄉村學校,並納入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計劃,所需經費支援參照執行。
如何支援鄉村學校聘請外教?
一是將相關區為鄉村學校聘請外教納入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革項目,推進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幫助培訓鄉村英語教師,提升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水準。
二是鄉村學校提出聘用需求;相關區教委統籌聘請計劃,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做好外教聘請及管理工作,市教委協調相關部門豐富外教資源供給,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給予支援。
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招生政策如何向鄉村學校傾斜?
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招生計劃的安排,重點向鄉村學校傾斜。在每所學校具有報考資格人數比例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鄉村學校貫通培養項目的招生計劃,為鄉村學校的考生提供更多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市級統籌項目招生政策如何向鄉村初中學校傾斜?
市級統籌項目招生計劃按學校具有報考資格人數比例進行分配,向遠郊區傾斜,特別是向鄉村初中學校傾斜,為鄉村學校考生提供更多的接受優質高中學校就讀的機會。在市級統籌項目計劃分配時,增加對邊遠山區學校優質高中學校的計劃,2016-2017年邊遠山區鄉村學校中中考成績超過530分的學生和50%的中考成績在500-529分的學生,均有機會進入優質高中學校就讀。
如何加大對鄉村學校課外活動支援力度?
北京市從2014年開始在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計劃。課外活動計劃由市、區、校三級聯動推進,市級層面主要職責是加強宏觀指導、給予經費支援。尤其是在經費支援上,對鄉村學校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一是考慮城郊往返距離和區域經濟水準差異,郊區(含鄉村學校)生均標準一直高於城區標準。2014年經費標準為城區每生每年400元、郊區每生每年500元;2015年城區提高到每生每年700元、郊區每生每年900元。二是在2015年經費投入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提高鄉村學校的補助標準,市財政將經費撥至有關區,由有關區定向到鄉村學校,由各鄉村學校統籌安排使用。支援鄉村學校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科技等活動,促進每一名鄉村學生健康成長。
如何支援鄉村學校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
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是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的進一步實施,為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提供了經費支援,是推動社會大課堂持續發展和常態應用的重要保障。已命名的市級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和校外教育機構是實施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的主要載體和資源支撐。
《北京市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求,每個學生在中小學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分別走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讓學生在莊嚴的紀念儀式中、在豐厚的文化氛圍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9月,市教委正式啟動北京市中小學“四個一”活動。
為支援鄉村學校學生獲得更多活動機會,在組織學生參加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相關活動及“四個一”活動的基礎上,拓展活動內容,增加活動次數,優化活動組織,提高鄉村學校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補助標準,為鄉村學生提供更多外出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機會。
如何支援鄉村學校學生參加“游學”活動?
為了讓遠郊區的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市教委從2015年起,啟動了遠郊區學生到城區學校游學項目,超過1600名深山區初一年級學生從中受益。為了讓鄉村學校學生由更多的獲益,在組織遠郊區學生到城區優質學校參加游學活動過程中,進一步創造條件,拓寬範圍,精心組織,豐富體驗,重點支援鄉村學校初中學生參加游學活動,適應初中教育“寬”的要求,拓展鄉村學生的視野。
如何提高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的比例?
一是落實《關於調整北京市普教系統職稱結構比例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提高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的比例,鄉村小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於1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於75%;鄉村中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於3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於80%。
二是進一步完善鄉村教師職稱(職務)評聘辦法,切實向鄉村教師傾斜,相關區不得擠佔鄉村學校職稱指標,到2020年要達到文件規定的標準。
如何為鄉村學校設置市級骨幹教師專項指標?
進一步完善北京市骨幹教師的評選辦法,在北京市級骨幹教師評選指標分配的基礎上,為每一所鄉村學校設置一名市級骨幹教師專項指標,並進一步完善鄉村學校市級骨幹教師評選辦法,保證每一所鄉村學校至少有一名市級骨幹教師,以鼓勵優秀教師從事鄉村教育工作,提高鄉村基礎教育水準。
如何支援有關區為鄉村教師租賃周轉房?
一是由有關區政府採取多種方式提供周轉房的房源。
二是市級財政支援有關區教委從政府相關部門租賃周轉房。
三是相關區教委制定周轉房租賃與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將周轉房租給無房的鄉村教師居住,幫助鄉村教師解決住房困難。
義務教育學段招生政策如何向鄉村教師子女傾斜?
鄉村學校多數遠離城區,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子女教育問題便成為多數鄉村教師的後顧之憂。為此《意見》要求各相關區在制定本區義務教育學段招生政策過程中,要結合本區實際,建立鄉村教師子女享受本區優質教育的相關政策,為鄉村教師子女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幫助鄉村教師解決子女教育的後顧之憂。
如何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要求各區進一步完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政策,鼓勵城六區優秀校長、教師(區級及以上骨幹教師)跨區域到鄉村學校任職、任教,時間為1-3年,主要任務是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幫助培養、指導所在學校教師提升管理水準和教育教學水準,並承擔相應的管理、教學工作等。城區、鎮區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全職交流輪崗(不少於一年),享受當地鄉村教師同等待遇,鼓勵優秀教師支援鄉村教育發展。鼓勵各區建立城鎮學校與鄉村學校新聘教師對崗交流,幫助培養培訓新教師。
如何建立鄉村教師物質獎勵機制?
一是依據《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的文件精神,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建立對優秀鄉村教師給予物質獎勵制度。
二是依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印發〈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有關情況説明〉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做好本市鄉村學校從教30年和20年教師資訊統計工作。
三是每年從在鄉村學校任教滿30年的鄉村教師中評選出100名優秀鄉村教師,從在鄉村學校任教滿20年的鄉村教師中評選出200名優秀鄉村教師,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