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進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解讀《關於在北京市暫時調整有關行政審批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決定》
國務院10月27日發佈《關於在北京市暫時調整有關行政審批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決定》,決定自即日起至2018年5月5日在北京暫時調整有關行政審批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至此,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首批11條開放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規、經國務院批准的部門規章設定的行政審批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已調整到位。
這11條措施將擴大哪些領域的開放?對相關産業會産生哪些影響?北京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對此逐條解讀。
科學技術服務領域兩項開放
(一)
【原規定】建設工程設計外資企業首次申請工程設計資質,外資方應提供至少兩項在中國境外的工程設計業績,其中至少一項工程設計業績是在其所在國或地區完成的。
【新舉措】對區域內為北京市提供服務的外資工程設計(不包括工程勘察)企業,取消首次申請資質時對投資者的工程設計業績要求。
【解讀】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項舉措的目的是進一步開放建築設計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提高設計水準。這樣做有利於轉變政府治理方式,改變以行政審批為主的設計市場管理,更加注重對設計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服務和監管,從而提升管理水準。
(二)
【原規定】外商投資飛機維修(有承攬國際維修市場業務的義務)項目,由中方控股。
【新舉措】外商投資飛機維修項目取消中方控股的限制。
【解讀】在京銷售小型飛機的宏福集團董事長黃福水認為,我國飛機維修業是民航運輸業的伴生産業,起步較晚,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技術與管理水準差距較大,飛機附件維修能力相對有限。進一步開放外資進入飛機維修領域,可以結合我國在勞動力成本、維修品質等諸多優勢,吸引更多國際客戶,提高業務附加值。
金融服務領域兩項開放
(一)
【原規定】外資向單個銀行投資入股比例最高不得超過25%。
【新舉措】在符合相關法規的條件下,允許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
【解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此舉意味着北京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的條件,一方面,在經濟轉型期,北京或將引進更多不同類型資本。另一方面,客觀上促進了北京地區整個銀行業的投資、服務水準,推動北京金融業整體發展。
(二)
【原規定】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和經營財産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其設立形式、外資比例由中國保監會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壽險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50%。
【新舉措】允許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50%)。
【解讀】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認為,50%是WTO規則對中國的設限,在這個比例下允許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對北京地區保險行業細分領域開放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隨着大城市老齡化上升、城市健康醫療服務需求提升以及外籍人士的增加,也將促進北京地區相關行業的開放和發展。
商務和旅游服務領域四項開放
(一)
【原規定】擔任特殊普通合夥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或履行最高管理職責的其他職務的,應當具有中國國籍和具備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資格。
【新舉措】允許符合條件的取得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的港澳專業人士擔任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解讀】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陳勝華説,這意味着北京地區審計行業將以開放態度,吸引更多面向海外市場的專業註冊會計師合夥人。雖然此舉或帶來更加全面的競爭,但對北京註冊會計師行業向全球化、專業化發展意義重大。
(二)
【原規定】外商投資徵信機構的設立條件,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新舉措】允許設立外商投資資信調查公司(港澳服務提供者先行先試)。
【解讀】趙錫軍説,允許設立外商投資資信調查公司突破了原先審批的限制,將給北京地區徵信體系的發展帶來積極因素,這在目前全社會徵信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必將促進整個金融業的發展。
(三)
【原規定】在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中,外方合資者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25%,中方合資者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51%。
【新舉措】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外方合資者可擁有不超過70%的股權。
【解讀】北京社科院副院長、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弘説,從全球來看,中國的人才延攬仍與矽谷等創新高地有差別,這需要我們有先行先試的平臺推動政策改革,中關村無疑是最佳選擇。外資人才服務機構具有很好的模式,能極大撬動人才資源,吸引人才為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助推中國創新經濟加速成型,實現從投資國際化、貿易國際化到人才國際化的最高境界。
(四)
【原規定】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國旅游業務以及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旅游的業務。
【新舉措】在擴大中外合資旅行社開展出境旅游業務試點中,支援在京設立並符合條件的中外合資旅行社從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游業務。
【解讀】北京市旅行社協會副會長鐘暉認為,這意味着旅游市場或將迎來外資進入潮,合資旅行社、合資旅游企業勢必越來越多。北京對外商旅游業“松綁”恰逢其時,本土企業可更好地學習先進的管理及資本運作經驗,促進整個産業鏈的融合。“優秀的出境游、訂制游人才可能會有流動,在華外國企業、外國人的客源流向會有變化,他們可能會更偏向中外合資的旅行社。”
文化教育服務領域一項開放
【原規定】獲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批准後,外國投資者可設立中外合資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中方股份比例不低於51%並擁有經營主導權。
【新舉措】選擇文化娛樂業聚集的特定區域,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在北京市域範圍內提供服務。
【解讀】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演出經紀機構開放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吸引全球優秀的人才、演出等文化要素聚集,意味着北京的文化生活將更加靚麗。當前,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文化創意産業是北京的重要增長點,擴大開放,對城市本身的品位提升、城市本身價值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健康醫療服務領域一項開放
【原規定】中方在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中所佔的股權比例或權益不得低於30%;合資、合作期限不超過20年。
【新舉措】逐步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調整審批許可權,便利投資者申報。
【解讀】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説,這項改革將有利於中外合作,合資醫療機構的發展。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辦醫,將以“鯰魚效應”推動醫改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外資來華辦醫可以帶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於提高中國醫療水準。
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原規定】商務部和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按照企業境外投資的不同情形,分別實行備案和核準管理。企業境外投資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實行核準管理。企業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資,實行備案管理。
【新舉措】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簡化境外投資核準程式,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模式。
【解讀】北京市商務委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唐永宏表示,此舉將鼓勵北京市企業到境外尋求更大空間,為企業對外投資節省時間和交通成本。按照商務部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目前98%左右的境外投資項目已採用備案管理並簡化申報手續,辦理時限由15天縮至3天。10月起,北京市商務委還推出無紙化備案服務,企業可通過網路上傳備案表和執照複印件領取境外投資證書。
北京市副市長程紅説,在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過程中,除放開行業准入外,核心是聚焦社會信用、市場監管模式、優秀傑出人才引進、金融保障支撐和通關便利化等五方面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旨在形成國際化、法制化、透明化的服務業促進體系,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首都特點、時代特徵的體制機制,為全國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製作出嘗試。(毛偉豪 楊毅沉 李亞紅 孔祥鑫 閆祥嶺 魯暢 李崢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