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西站地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點解讀

日期:2009-03-25 13:34    來源:

分享:
列印
字號:        

  一、預案制定的背景

  北京西站地區是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地區之一,人流、車流量大,建築密集,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特別是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極易威脅公眾的人身安全,直接影響全國鐵路正常運輸和本市交通暢通。

  根據西站地區應急工作的實際,市應急辦會同北京西站地區管理委員會,在充分徵求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並印發《北京西站地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

  二、預案編制的目的

  針對西站地區突發事件的現狀和特點,通過編制預案,達到以下目的:

  (1)明確應對突發事件組織管理機構,建立應對突發事件防範、指揮、處置體制和機制;

  (2)規範突發事件的分類,確定突發事件的等級及響應的啟動程式,明確各級公共管理部門及相關組織的職責和權力;

  (3)明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所需資源來源,建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優勢互補、常備不懈的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體系;

  (4)整合現有突發事件的資訊資源,實現資訊資源共用,形成機制暢通、反應靈敏的資訊傳遞、發佈系統。

  三、預案的適用範圍

  本預案主要用於指導、預防和處置發生在西站地區的各類突發事件。各成員單位要以本預案為依據,根據各自職責制定部門預案。各部門預案是本預案的組成部分。

  四、預案的定位

  本預案是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是市政府為應對西站地區突發事件而制定的西站地區總體預案,是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行動方案和相關保障方案。

  五、預案的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應急管理工作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依靠群眾,積極預防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對人民群眾的危害。

  (二)預防為主。把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基礎工作落實在日常的管理之中,建設並完善預警資訊的收集、傳遞、分析和發佈網路,做好應急演練,提高防範意識,將預防與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控制危機,力爭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資源整合。以實現現有組織、資源、資訊的最大限度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為要求,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條塊之間、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

  (四)屬地與行業結合。建立本市與鐵路部門應急協調機制,形成鐵路、地方産權範圍分別管理,分別負責,分類指揮、綜合協調、逐級提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

  (五)廣泛參與。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把社會、地區幹部群眾的參與同社會管理部門的管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公共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志願者隊伍相結合的突發事件應對體制,實現突發事件應對的責任化。

  六、預案的組織體系

  在市應急委的領導下,西站地區突發事件工作協調小組按照“統一指揮、屬地為主、專業處置”的原則,負責指揮和組織實施西站地區突發事件應對工作。西站地區突發事件工作協調小組由組長、副組長和成員單位組成,下設辦公室和專家顧問組。組長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擔任,負責西站地區突發事件工作協調小組的領導工作,對西站地區突發事件應急工作實施統一指揮。副組長由西站地區管委會主任、北京鐵路局主管副局長、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和北京鐵路公安局主管副局長擔任,協助組長做好西站地區突發事件應急工作。

  七、事故等級劃分

  西站地區突發事件按照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産損失等情況,由高到低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四個級別。

  特別重大突發事件(Ⅰ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非常複雜,對北京市乃至全國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需要市委、市政府統一組織協調,調度首都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重大突發事件(Ⅱ級):指突然發生,事態複雜,對北京市乃至全國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需要調度多個市級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力量進行聯合處置的緊急事件。

  較大突發事件(Ⅲ級):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複雜,對西站地區和北京市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造成危害或威脅,需要調度個別市級職能部門力量進行處置的事件。

  一般突發事件(Ⅳ級):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簡單,會對西站地區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調度西站地區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力量就能夠處置的事件。

  八、預案的預警級別

  按照西站地區突發事件即將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緊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劃分為四個預警級別,並依次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來加以表示。

  藍色等級:預計將要發生一般(Ⅳ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

  黃色等級:預計將要發生較大(Ⅲ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橙色等級:預計將要發生重大(Ⅱ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紅色等級: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Ⅰ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九、預案的響應

  預案的響應按照事件級別,自下而上分級進行響應。

  一般突發事件(Ⅳ級)的響應:由西站地區各職能部門根據其日常管理職責應對和處置;西站地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主要領導或主管領導依職責分工,做好突發事件的具體應急指揮和組織處置工作。

  較大突發事件(Ⅲ級)的響應:由西站地區各職能部門根據其日常管理職責應對和處置,必要時協調小組副組長趕赴現場,做好突發事件的具體指揮和組織處置工作。

  重大突發事件(Ⅱ級)的響應:啟動臨時應急指揮部,臨時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趕赴現場,做好突發事件的具體指揮和組織處置工作。

  特別重大突發事件(Ⅰ級)的響應:啟動臨時應急指揮部,臨時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趕赴現場,必要時市應急委領導趕赴現場,做好突發事件的具體指揮和組織處置工作。

  十、預案的資訊報送

  各相關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及時收集、分析、匯總各類影響北京西站地區安全的資訊,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預測可能發生的情況,及時上報北京西站地區管委會,並及時通報給相關部門。

  預案規定各部門發現西站地區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情況後,要立即上報西站地區管委會,詳細資訊要於事件發生後1小時內報送。對較大以上的突發事件,西站地區管委會要立即報告市應急辦,詳細資訊(包括時間、地點、事件性質、危害程度、等級、採取的應急措施和後續進展情況等)要於事件發生後2小時內報送,並及時續報相關情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突發事件資訊。

  十一、預案的保障機制

  預案規定了指揮系統、救援物資、救援裝備、應急隊伍和資金保障等方面的保障。

  十二、預案的應急演練

  西站地區突發事件協調小組根據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應急演練包括演練準備、演練實施和演練總結三個階段。通過演練,落實崗位責任制,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及決策、協調和處理程式,識別資源需求,評價應急準備狀態,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和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