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發〔2024〕114號
北京廣播電視台,歌華傳媒集團,各區融媒體中心,各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機構:
現將《“京”話筒計劃——北京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全媒體發展能力提升工程五年工作方案(2024—2028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2024年8月7日
“京”話筒計劃——北京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全媒體發展能力提升工程五年工作方案(2024—2028年)
為落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金聲計劃”——全國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播音員主持人能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根據工作實際,特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做好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更好擔負起新時代首都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新的文化使命。堅持“政府引導、全媒體主導、多元參與”的工作原則,構建播音員主持人(主播)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推動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突出時代特色的首都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新生態,打造“京”話筒品牌。
二、主要任務
“京”話筒計劃以北京視聽行業媒介資源、生産要素和傳播平臺深度融合為基礎,以壯大“金聲獎”後備人才隊伍為重點,以提升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全媒體發展能力為關鍵,以加大人才培訓為支撐,造就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人才隊伍,助力首都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高品質發展。五年儲備“金聲獎”後備人才達到30人。
三、具體措施
(一)分級分類提升綜合素質。充分發揮“金聲獎”“金話筒獎”獲得者模範引領作用,深入挖掘老一輩播音主持教學名家、職稱評審專家資源,建立“京”話筒教學名師庫、骨幹庫、青年後備軍的動態管理機制。積極推薦優秀年輕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優先服務保障國家級、市級大型活動,為表現優秀的參與者提供後續的職業發展規劃和支援。綜合運用脫産培訓、實踐研修、網路輪訓、實景實訓等多種形式,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四力”教育、全媒體素養等主題,依託“京瑯琊”視聽人才學院開展精品培訓,鼓勵社會力量組織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實現每年輪訓播音員主持人(主播)100人,開展培訓班2期。各播出平臺要建立年度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培訓教育計劃,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培訓等,鼓勵平臺間交叉培訓和交流。支援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立全市播音員主持人(主播)人才培養基地,建立産教一體化機制,促進播音主持産教融合和後備人才培養。
(二)打造特色化實踐平臺。堅持培訓與實踐相融合,提升參與者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遴選優秀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參與“學習強國”每日金句播報,推進在“學習強國”平臺增設“京”話筒專區,精選優質視聽內容連載播報,開展播音主持人(主播)風采展示、經驗分享等;多形式開展青年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基層實踐活動,開展創作采風、直播助農等實踐活動,挖掘首都特色創作內容,展示美麗北京、魅力北京;北京廣播電視台每年為行業提供3-5個播音主持相關崗位,開展為期半年的輪崗學習交流;支援行業協會、社會各界發揮自身特長資源辦好“你好,大主播”“青春詩會”等朗誦會、詩會品牌活動,組織“行業比武”,科學精準設立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賽道,為更多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提供線下學習交流的場景和機會;鼓勵各平臺開展特色活動,挖掘、遴選播音主持行業的優秀人才,輸送新鮮血液,促進行業持續發展。
(三)以內容創新帶動人才創新。加強以內容創新提高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專業技能,促進節目品質提升。積極推動行業創新,加強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播音主持行業的研究和應用,賦能新節目形式開發,助力實現“技術+文化”雙輪驅動;建立國際媒體合作機制,以節目內容合拍、活動交流等形式,強化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國際傳播能力提升。
(四)加強人才評價正向引導。加大職稱評聘政策宣傳力度,引導播音員主持人(主播)通過職稱評審提升綜合素養,鼓勵播音主持高級職稱獲得者參評“金聲獎”,提升北京地區行業競爭力;將“金聲獎”納入職稱評審高級破格推薦條件,為優秀從業人才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提升播音主持職稱評審和“金聲獎”評選雙向貫通能力;適時啟動“菁翼計劃·金聲人才項目”,實現針對性的人才選拔。
(五)鼓勵開展多元場景應用。鼓勵市、區兩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及重點網路視聽平臺建立、孵化和培育以播音員主持人(主播)為特色文化IP的名家工作室和品牌,提升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新媒體創作及運營能力,定期開展典型示範案例的經驗分享活動。鼓勵社會各界結合實際需求,加強能發揮播音員主持人(主播)專業技能的多元場景應用和模式推廣。
四、保障機制
(一)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把準方向謀劃全局。建立“京”話筒計劃建設領導協調機制,市廣電局強化組織實施和全面指導,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綜合運用北京廣播電視網路視聽發展基金、“京瑯琊”人才等扶持政策以及“廣播影視春燕獎”等各類推優評獎,向本工作方案中提到的重點工作、精品內容、品牌打造進行政策傾斜和資金專項扶持。加強動態評價、考核、監督和管理。強化職業資格管理,堅持每月審核、關口前移,提升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機制,加大指導、督導頻次,從嚴審核行業人才准入職業資格註冊、延續、登出等工作,把好從業人員准入關口。
(二)協調聯動平臺聚力,合力推動行業發展。聯動市、區兩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及重點網路視聽平臺、高校、協會、企業,推動制訂年度計劃、重點工作舉措等,保障本方案中的各項工作落地實施,建立客觀公正的播音員主持人(主播)職業評價體系、行業標準、行為規範,強化對播音員主持人(主播)的工作表現、專業能力和道德行為評價和認證,進一步明確播音員主持人(主播)的職責、權利和義務。適時組織本行業交流研討活動,為播音員主持人(主播)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維護本行業合法權益,強化行業的影響力。密切關注群眾訴求、市場需求,開展理論學術研究、行業前沿分析、市場調查研究、國際傳播趨勢和策略研究。
(三)發揮臺網聯動宣傳效能,多管齊下增大傳播聲量。充分發揮首都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一體化優勢,聯合主流媒體、網路視聽平臺、“視聽北京傳播矩陣”和“首都廣電”政務新媒體宣傳矩陣,多渠道加大對行業政策、措施、咨訊的宣傳解讀,多維度加強對品牌活動、創新經驗、各類培訓活動、典型案例的宣傳。鼓勵本行業用足用好“首都廣電服務包”相關扶持舉措,營造全行業尊重人才、善育人才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