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規範性文件
  1.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國有資産監管/其他
  2. [發文機構] 中共北京市委
  3. [聯合發文單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3-11-06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3-12-08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4年 第8期(總第836期)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

字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全面優化本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為首都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更大力度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為首要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智慧化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數字政府為主抓手,以“北京標準”“北京效率”“北京誠信”為支撐,塑造首善標準、國際一流的“北京服務”,全面推進京津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讓企業群眾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始終保持首善之區的領先地位,實現本市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躍居全球前列,以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認真落實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企業投資生産經營、群眾辦事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千方百計解難題、不折不扣抓落實,切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讓企業群眾享受到更精準的政策服務、更便利高效的辦事體驗。

  ——堅持改革引領、數字賦能。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水準和管理服務效率。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著力破解一批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政府服務流程和治理模式系統性變革,構建數字化、智慧化的政府運作新形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堅持系統整合、協同高效。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首都發展重大需求,加強本市營商環境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強化系統整合和資源整合,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不斷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快形成全社會多元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共建共用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夯實三大基礎,強化“北京服務”引領示範作用

  1.打造國際一流的“北京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基礎性作用,按照簡化、統一、協調、最優原則,以優化行政管理為重點,深化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標準化建設,打造與首都功能相適應、與高精尖産業發展相匹配的國際一流標準環境,強化“北京標準”的引領性。完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重點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等行政管理領域標準的制定和推廣,統一規則、準則、流程,實現政府服務管理能力整體提升。強化科技創新標準支撐,增強利用自主知識産權成果研製標準的能力,強化科技成果向標準轉化,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中關村標準”品牌。提升産業標準化水準,著力提高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智慧網聯汽車等領域標準化能力,完善“北京智造”領域標準,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標準制定。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完善環境污染防治標準體系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標準體系,參與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標準體系,加強公共設施建設運營、數字運維、評估評價等方面標準制定,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標準。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準,促進政策、規則、標準國際聯通,推動進出口貿易與標準化工作有機結合,做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和海外標準資訊的分析與應對,提高“北京標準”與國際標準的相容性。

  2.打造人民滿意的“北京效率”。以數字化、智慧化改革為牽引,全面提升制度供給效率、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審批效率、公共服務效率,實現企業群眾辦事時間更短、跑動更少、成本更低,跑出“北京效率”加速度。提高市場運作效率,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不斷完善要素市場運作機制,健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提升要素交易監管水準。全面提升消費服務品質,規範消費市場經營秩序,營造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環境。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府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強化制度供給和執行,不斷提高行政決策品質和效率,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和服務,提高行政審批、監管執法、政務服務效率。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和管理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和資本更多投入公共服務,不斷提升交通出行、教育、托育、醫療等領域公共服務品質和效率,推進體育、文化等領域公共服務設施相容設置、開放共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大力推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治理、服務等多領域全面升級,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高效化,完善城市感知體系,聚焦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網路智慧化管理水準。

  3.打造首善之區的“北京誠信”。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經濟社會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社會氛圍,讓守信踐諾成為北京營商環境最醒目的標識。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和“陽光行政”,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不斷提升各級政府和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誠信行政水準。深入開展商務誠信建設,統籌推進生産、流通、消費等領域誠信建設,加快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引導各類經營主體樹立契約精神,積極履約踐諾,對制假售假、虛假宣傳、商業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失信聯合懲戒,增強企業誠信經營意識。發揮信用激勵機製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業的獲得感。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充分發揮信用在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社會治理制度等方面的作用,圍繞勞動用工、醫療衛生、知識産權、環境保護、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完善誠信管理和誠信自律機制,加大對誠信典範和失信案例的宣傳力度,使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

  (二)打造六大環境,帶動“北京服務”提質增效

  1.打造高效協同的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下大氣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區域協同發展政策體系,聚焦創新協同、産業協作,促進區域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一體化發展,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共建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出臺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行動方案,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跨境貿易、知識産權等重點領域,推動資源共用、同事同標、互認互通、高效協作、協同開放,加強京津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聯動發展,探索“一地創新、三地互認”。攜手共建創新創業生態,推動構建多主體協作創新機制,打造政産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的協同創新體系,建立完善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清單機制,支援各類技術轉移機構跨區域提供服務,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廣泛匯聚、自由流動,不斷提高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優化區域産業發展生態,建立健全産業鏈分工合作和集群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加快建設一批産業創新聯盟,加強京津冀産業合作重點平臺建設管理,形成結構優化、質效領先、高效協同的産業發展生態,助力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2.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力行簡政之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營造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制度環境。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夯實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規則基礎,健全公平競爭審查配套制度,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破除市場準入、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等領域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推動市、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化、規範化,推進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降本、高效、便捷。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準入準營”改革,鞏固和擴大“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等改革成果,完善和暢通企業退出制度和渠道,實現經營主體設立、經營、退出便利高效。深化以承諾制為基礎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利企便民原則,在市場準入、文化旅遊領域等持續推行告知承諾審批。健全基於風險的分級分類審批管理制度,深入推進工程項目“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等審批改革,優化市政公用設施報裝“一站式”服務,保障投資建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用。

  3.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規範監管執法、提升司法質效,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社會信用、涉外法治等重點領域立法,推動政府治理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以良法善治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升綜合監管執法效能,加快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建立“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加強監管事項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面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落地實施。持續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程式,健全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加強司法服務和保障,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動智慧法院建設,深化案件繁簡分流改革,進一步提升審判執行質效。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和匯聚國內外高端優質法律服務資源,構建全方位、全鏈條的專業化、智慧化法律服務生態圈。推進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建設,提升仲裁機構專業化國際化水準。強化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構建多層次知識産權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行政監管、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保護,積極爭取擴大專利預審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效率,嚴格落實知識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行為保全等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有效遏制侵權行為。

  4.打造自由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加快營造與“兩區”建設相適應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創造條件,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更多公平市場機遇、投資機遇、發展機遇。強化內外資一致,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推動優化境外投資者主體資格文書認證等手續,確保外資企業同等享受要素獲取、資質許可、經營運作、知識産權保護、標準制定、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政策。高水準服務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建立多層次常態化外資企業溝通服務體系,拓寬外資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範圍,為外資企業在京發展、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務,搭建本市“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各類資源,為企業提供全鏈條綜合服務。優化國際貿易發展環境,建設智慧口岸,依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積極爭取與主要貿易夥伴口岸間相關單證聯網核查先行先試政策,打造全方位國際貿易服務平臺。加快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發展,推進內外貿易一體化,創新通關監管服務模式,推廣特殊物品“智慧審批”政策。營造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環境,積極創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加快提升金融、網際網路資訊、文化等重點領域服務貿易發展水準。積極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探索形成數據跨境流動等服務機制,推動建設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和技術服務平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完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探索與國際碳交易機制接軌與合作。建設國際一流航空樞紐,優化“雙樞紐”國際航線資源配置,積極爭取優質航權資源,打造國家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健全完善風險防控制度,落實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等各項管理措施,加強企業“走出去”重大風險研判和預警評估,建立防範化解風險協作機制。

  5.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建立標準統一、運作規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政府管理和服務改革創新,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事項管理、一體化線上服務、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政務服務實施、便民熱線運作、服務評估評價等標準規範,提供泛在可及、公平普惠的政務服務。加大協同化改革力度,整合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政務服務要素,全面推行“一業一證”改革,擴大“一件事”改革覆蓋領域,深化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移動辦”,提速“北京+雄安”政務服務同城化發展。提升政策服務供給能力,深化政務公開,優化政策精準測算、推送、兌現、評估全鏈條機制流程,保障政策制定標準性、公開闔規性、解讀規範性、兌現操作性,實現政策直達快享、落地見效。加強數字政務建設,建設數字政務大平臺,以場景創新應用為牽引,推動“一網通辦”更加友好便利、“一網統管”更加高效聯動、“一網慧治”更加科學智慧,加快推進全市一體化政策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智慧服務、高效監管、科學決策于一體的數字政務服務大腦。提升國際化網上服務能力,搭建集資訊發佈、公共服務、諮詢交流於一體的國際化網上服務平臺,分批推出外資企業和外國人場景化整合服務,動態優化涉外服務流程。充分發揮12345企業服務熱線優勢,完善暢通、便捷、高效的常態化政企溝通互動機制,提升企業訴求接訴即辦工作效能,及時有效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

  6.打造智慧便捷的數字社會環境。堅持將數字賦能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全面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助推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深化智慧城市數字底座建設,建設國際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推進感知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感知數據互通共用和智慧分析應用水準,加快實施“城市碼”建設工程,推進“人”“企”“物”精細化識別與賦碼管理,促進實體基礎感知數據的融合關聯和共用應用,推動實現“碼上辦”“一碼通辦”的便捷服務。加快智慧城市重大應用建設,以數字技術驅動政府審批、監管、服務流程再造、規則重塑、方式變革,加快數字服務、數字營商、數字監管建設,推動“京通”“京辦”“京智”功能升級。提升數字社會建設水準,加快數字教育、數字文化、數字社會保障、數字社區建設,推動文化、商業、旅遊領域融合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場景應用,豐富數字體驗。

  (三)實施八大行動,實現“北京服務”全面領跑

  1.實施人才服務品質創優行動。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全面構建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保障制度體系,打造最具國際吸引力的人才發展環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首都發展重大需求,吸引集聚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調動企業、高校積極性,建設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隊伍。優化青年人才發展環境,探索建立與青年人才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公共服務空間與設施建設標準,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鼓勵各區“一區一策”制定青年人才、創業人才服務保障政策,持續豐富青年人才社交、消費等場景供給,打造近悅遠來的青年創業營商環境。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形成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等為導向的人才評價和收益分配機制,向具備條件的科技領軍企業、事業單位等下放職稱評審許可權。加大外籍人才引進力度,加快建設高品質人才社區,打造一批有類海外環境、有多元文化、有宜居生活的特色區域,為外籍人才在京創業就業提供國際化“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升外籍人才停居留、出入境、資格認可、創業就業等便利性,打造“願來願留”“安心安業”良好環境。

  2.實施科技創新服務提升行動。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目標,以健全服務體系、促進成果轉化、加強融資支援等為重點,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境。構建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支援與服務體系,通過提供創業輔導、早期投資、資源對接等服務,著力培育旗艦型一流科技企業。聚焦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創業,對標國際一流、面向前沿未來,結合各區重點産業方向,支援標桿孵化器建設發展。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政務服務環境,提高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服務事項辦理便利度。增強科技成果轉化內生動力,充分賦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自主權,激發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構建新型共性技術平臺服務支撐體系,建立以技術經理人為主體的專業人員培養機制,鼓勵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發展。拓展企業科技創新融資渠道,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立與科技創新相匹配的長期投資引導機制,健全“一企一策”服務機制,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推出創業貸等産品,降低創新創業成本。聚焦“三城一區”,促進“科學+城”融合發展,持續優化基礎設施、提升公共配套服務能力,建立開放的低密度科學街區,為開展科研交流活動、實現高品質生活創造便利條件,加快形成引領全球的科學聚落。

  3.實施産業生態優化升級行動。以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為目標,重點圍繞政策支援、服務配套等方面協同發力,打造産業鏈與資金鏈、創新鏈、服務鏈深度融合的産業生態。創新構建産業生態服務體系,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人工智慧、綠色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優化産業發展全鏈條管理服務,完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檢驗檢測等管理制度和規則,“一鏈一策”制定産業鏈配套服務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地。營造適宜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良好環境,對於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數字經濟、消費等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市級綜合審批機制,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推動跨部門協同改革創新。優化産業園區服務環境,健全完善政府授權、市場化運營的園區管理機制,加快完善“一行業一政策”制度體系,統籌制定促進細分行業發展政策,加大政府引導基金投入,推廣建立園區招商引資專業化團隊和考核激勵機制。加快構建園區産業服務體系,支援園區以市場化方式連結知識産權、檢測認證、技術交易、科技諮詢、人力資源、法律稅務等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資源。

  4.實施數字政務提質增效行動。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滿足企業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強化政府部門數據管理職責,完善推動數據共用和業務協同機制,按照“按需匯聚、應匯盡匯”原則,提高共用數據品質和效能。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持續優化“京通”服務體驗,推行智慧審批、線上導辦、智慧諮詢等智慧服務,實現政務服務從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提升智慧稅務功能,提供更多智慧個性化服務,實現各類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著力推進“一業一證”、“一件事”、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帶動全鏈條審批、監管、服務整體優化提升。

  5.實施政策環境規範提升行動。健全完善政策制定、實施、兌現機制,建設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使出臺的政策企業群眾找得著、看得懂、用得上。提升政策科學性、透明性,嚴格落實政策制定評估論證、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核等制度要求。提高政策可預期性,涉企政策出臺前應當廣泛聽取利益相關方意見,依規依法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式並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一致性。強化政策通達性,發佈涉及兌現辦事類內容的政策應同步公開政策諮詢電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統一兌現。強化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和後臺審批人員政策服務能力,各進駐單位在政策發佈前開展全覆蓋培訓並進行考核。

  6.實施助企暖企護航行動。堅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問效于企,為企業提供主動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構建全方位企業服務體系,堅持12345企業服務熱線普惠服務、完善企業“服務包”精準服務、提升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有效服務,實現更多企業諮詢和訴求接訴即辦,加強共性問題研究和政策制定,實現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深化。將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落到實處,健全完善政企多層次常態化溝通機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真誠互信、聽取意見、解決問題,不斷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熱情和發展信心。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樹立和宣傳企業家先進典型,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社會氛圍。建立拖欠賬款定期披露、勸告指導、主動執法制度,持續完善政府定價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公開曝光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7.實施宜居城市建設行動。更好提升城市品質和承載能力,為群眾提供體驗感更佳、有溫度的公共服務。重點推進“八站兩場”互聯互通,促進站城融合、完善接駁換乘、優化人員流線、增設便民設施,提升群眾出行便利度和滿意度。持續擴大自動駕駛示範區範圍,推動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重點場站自動駕駛接駁、無人清掃作業等關鍵場景開放。打造家園式便民服務中心,支援各區依託公共服務場所,建設更多開放式便民服務空間,優化母嬰關愛室、智慧書櫃、無人零售、共用充電等設施佈局,提供貼心暖心、觸手可及的便民服務,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加快推進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遊名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文化旅遊服務,提升博物館、圖書館、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服務效能,優化遊客服務中心、無障礙設施、物品寄存等服務,完善中英文標識標牌,打造國際化旅遊公共服務環境。加快構建更高水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積極舉辦國際高水準賽事,豐富高品質體育服務。更好統籌生態、生活、經濟、安全需要,著力厚植綠色生態本底、創造宜居美好生活、營造宜業優良環境,充分發揮大尺度生態空間作用,促進城市功能載體建設和內部空間佈局優化,實現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結合,打造森林環抱的花園城市,增強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

  8.實施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宣傳行動。樹立“北京服務”標桿,深入開展“政務服務之星”“最美法律服務人”“最美導遊”等“北京榜樣”選樹和“文明商戶”創建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倡導人人熱情服務、處處服務滿意,不斷提升全社會主動服務意識和服務品質,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讓“北京服務”成為首都社會文明新風尚,擦亮“北京服務”金字招牌。廣泛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政策和成效宣傳,組織系列政策宣傳培訓解讀,開展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採取多種方式宣傳北京營商環境改革成效,樹立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良好形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堅持統籌謀劃、高位調度、強力推進。加強市、區協同聯動,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夯實主體責任,強化主動擔當,真抓實幹深化改革。充分調動基層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探索創新,支援先行先試,下更大力氣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始終保持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的強勁態勢。

  (二)強化改革推進機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任務形成、改革推進、督導落實、監測評價、改革激勵等工作推進機制,壓實各區各部門責任,不斷增強營商環境改革執行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切實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加強隊伍建設,研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表彰制度,廣泛凝聚改革正能量,形成推進改革強大合力。

  (三)完善多元參與共商共建機制。充分發揮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市監委重要作用,建立常態化溝通、督導、協商和共同推進工作機制。發揮市人大立法引領保障和監督推動作用,發揮市政協“優化營商環境直通車”等渠道作用,廣泛收集企業群眾訴求和問題,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及時整理形成改革任務清單。充分發揮優化營商環境專家諮詢委員會、市工商聯社會監督員、政務服務“體驗員”、第三方機構、媒體等作用,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營商環境改革政策制定和落實情況監督。

  (四)構建營商環境監測指標體系。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導向,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對標國際規則,結合本市實際,針對企業發展全生命週期涉及的外部因素和條件,設計能夠綜合反映本市營商環境水準的評價指標,構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營商環境指數體系。開展營商環境監測分析和評價考核,督促指導各區各部門開展溯源分析和整改提升,強化評價結果科學應用,使其成為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風向標、指揮棒。

  (五)加強數字化建設支撐。試點首席數據官制度,全力打造一支懂業務、懂技術、懂管理的複合型數據資源管理隊伍。堅持共建、共用、共用、共評、共治,加快推進“數字營商”平臺建設,促進各類系統平臺數據聯通、功能優化。完善與營商環境改革相適應的信息化項目審批和建設機制,通過綜合論證、聯合審批等方式,提高信息化項目建設品質和效率,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