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規範性文件
  1. [主題分類] 衛生、體育/衛生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2021-03-01
  5. [成文日期] 2021-03-25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2025-12-31
  8. [發佈日期] 2021-03-31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列印
字號:        

各區衛生健康委,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市疾控中心: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關於印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國衛辦疾控發〔2017〕16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生活技能,在總結2017-2020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北京行動(2020-2030年)》,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現印發給你們,並就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區要進一步鞏固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注重統籌協調,整合各方力量,加強對活動實施的組織保障和經費支援,確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取得實效。

  二、各區要緊密結合健康城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等工作,制定因地制宜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做好科學指導、組織實施及資訊上報等工作。

  三、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辦公室要根據工作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按照新修訂的健康支援性環境建設標準做好人員培訓和現場評估工作,並對各區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技術指導和效果評估。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1年3月25日  


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關於印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國衛辦疾控發〔2017〕16號)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深入開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目標

  全面深入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積極推廣健康支援性環境建設,大力培訓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形成全社會共同行動推廣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圍,到2025年實現以下目標:

  (一)各類健康餐廳(健康食堂)創建不少於1500家。

  (二)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活躍人數達到60%。

  (三)每人平均每日食用鹽、食用油攝入量及人群吸煙率、有害飲酒率持續降低,遏制肥胖率的上升趨勢。

  (四)人群健康體檢率、血脂檢測率、高血壓和糖尿病知曉率持續提高。

  (五)北京市居民健康素養水準達到42%。

  二、實施時間

  2021年3月—2025年12月。

  三、工作內容

  (一)擴大“三減三健”專項行動內涵

  1.針對兒童青少年、職業人群、餐飲從業人員、家庭主廚、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廣泛開展核心資訊宣傳及主題教育活動,提高群眾對少鹽少油低糖飲食與健康關係的認知,幫助群眾掌握口腔健康知識與保健技能,倡導科學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的生活理念,增強群眾對骨質疏鬆的警惕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2.開展餐飲行業減鹽減油減糖行動,通過開展人員培訓、健康菜品徵集評選、烹飪比賽等活動,引導餐飲企業、集體食堂積極採取控鹽少油限糖措施。聯合餐飲行業研發低鹽少油菜品及套餐並進行推廣。

  3.落實《北京市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開展重點人群口腔健康狀況監測。進一步關口前移,開展0-3歲兒童口腔保健綜合干預工作。不斷完善口腔保健服務機制,繼續做好北京市兒童口腔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4.推廣合理膳食行動,加強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預,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工間操、健身等活動,舉辦“萬步有約”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大賽,組織開展運動處方培訓。

  5.引導群眾積極參加健身操、健步走、太極拳、騎行等群眾體育活動,加強居民肌肉骨骼疾病監測調查,開展骨質疏鬆健康管理基地建設及骨質疏鬆知識與技能培訓。

  (二)加強健康支援性環境建設

  1.健康社區覆蓋率在現有基礎上逐年增加5%或達到40%以上後每年至少增加2家。將《營養健康食堂建設指南》、《營養健康餐廳建設指南》等融入健康食堂、健康餐廳管理要求,豐富、提升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內涵。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超市、健康單位每類機構每年至少新建2個,中小學校健康食堂每年創建不少於4所。各類健康機構管理要求詳見附件1.

  2.繼續推進“健康學校”、“健康加油站/小屋”、“健康步道”、“健康主題公園”、“健康街區”、“健康社團”、“健康家庭”等支援性環境建設工作並逐年有增加,各類環境建設要求見附件1.

  3.各區每年建設健康支援性環境不少於14個,加強對本區域內健康支援性環境的檢查指導,每年至少開展1次。

  (三)強化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建設

  1.進一步擴大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招募範圍,積極吸納營養指導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加入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在各類健康機構中應具備一定數量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各區每年新招募指導員不少於100名,並做好考核、認定工作。

  2.加強指導員能力建設,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開展定期培訓、考核和動態管理評估(附件2),每年舉辦或者組織參加“三減三健”相關培訓至少1次,人員不少於200人。通過組織開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工作交流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指導員健康指導能力,並從中遴選出優秀指導員。

  3.持續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五進”活動(進家庭、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醫院),為居民提供個體化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宣傳和技能指導服務。

  (四)加大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資訊宣傳力度

  1.大力宣傳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資訊,每年圍繞一個健康宣傳主題,採取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主題宣傳與科普宣教互輔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推進的形式,傳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資訊,打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品牌,營造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輿論環境。

  2.每年針對生活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不同場所的不同人群,結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營養周、世界無煙日等各類健康主題日,至少組織4次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心理健康等內容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活動,每次活動累計參與人數不少於300人。

  3.積極開發健康促進適宜技術,持續推廣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等支援性工具,不斷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技能。

  四、督導評估

  市衛生健康委將組織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辦公室不定期開展市級現場督導,適時評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效果,並對各區行動開展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典型案例,推廣成功經驗。

  附件:1.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支援性環境管理要求

     2.北京市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管理方案

分享:
相關解讀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