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人〔2016〕17號
各相關區教委、人力社保局、財政局:
現將《北京市支援鄉村學校發展若干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本意見自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市教委
市人力社保局
市財政局
2016年6月16日
北京市支援鄉村學校發展若干意見
為落實《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北京市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北京市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對本市鄉村學校的支援力度,進一步縮小城鄉學校發展水準差距,讓每一名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結合本市實際,特製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首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精準支援,加大對鄉村學校學科教學的指導力度,提升每一名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準;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豐富鄉村學生的實際獲得;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升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優化資源配置,切實縮小城鄉差距,努力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着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着力助推首都教育現代化進程。
二、加大對鄉村學校學科教學的指導力度,提升每一名鄉村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水準
(一)支援鄉村教師參加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鼓勵市級以上骨幹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開放課堂和研修活動,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通過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平臺自主選修,通過體驗式隨堂聽課、參加研修活動和做研究課等方式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每位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參加2-4次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服務,全面提升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設立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專項經費,主要用於授課教師的課時費和選課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提升補助,由市級資金保障。
(二)支援義務教育鄉村教師參加跟崗脫産培訓。選擇部分城區的優質資源校承擔跟崗脫産培訓任務,支援鄉村教師到城區優質資源校參加免費的跟崗脫産培訓,全方位體驗城區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修過程。每所培訓學校每期培訓20名鄉村教師,培訓時間為4-5個月,每年舉辦兩期培訓。建立相應的績效獎勵激勵機制,鼓勵培訓學校優秀教師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
(三)實施鄉村學校教師培訓創新計劃。由市級教師培訓機構牽頭,通過市、區、校三級緊密合作,統籌培訓資源,聯合組建培訓項目指導專家團隊,以送培訓到鄉村學校的方式,深入鄉村學校開展整校或整學科推進的研修活動,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準,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十三·五”期間,針對全市295所鄉村學校分批次開展為期一年的培訓。
(四)支援骨幹教師送教下鄉。組織市級以上骨幹教師(以退休的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骨幹教師為主)到鄉村學校支教,重點指導鄉村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實踐和研修。由相關區教委協調鄉村學校提出需求,市教委協調組織相關培訓師資,並納入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計劃,所需經費支援參照執行。
(五)支援鄉村學校聘請外教。將相關區為鄉村學校聘請外教納入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革項目,推進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幫助培訓鄉村英語教師,提升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水準。鄉村學校提出聘用需求;相關區教委統籌聘請計劃,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做好外教聘請及管理工作,市教委協調相關部門豐富外教資源供給,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給予支援。
三、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豐富鄉村學生的實際獲得
(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招生政策向鄉村學校傾斜。在貫通培養項目招生計劃安排上,重點向遠郊區傾斜,特別是向鄉村學校傾斜。
(七)市級統籌項目招生政策向鄉村初中學校傾斜。在市級高中統籌項目招生計劃的基礎上,為邊遠山區鄉村初中學校學生提供更多優質高中學校就讀的機會。2016-2017年中考成績超過530分的學生和50%的中考成績在500-529分的學生,錄取到優質高中學校就讀。
(八)加大對鄉村學校課外活動支援力度。在實施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計劃過程中,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支援鄉村學校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科技等活動,促進每一名鄉村學生健康成長。提高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實際在校生課外活動補助標準。
(九)支援鄉村學校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組織學生參加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相關活動及“四個一”活動的基礎上,拓展活動內容,增加活動次數,優化活動組織,提高鄉村學校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補助標準,為鄉村學生提供更多外出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機會。
(十)支援鄉村學校學生參加“游學”活動。在組織遠郊區學生到城區優質學校參加游學活動過程中,進一步創造條件,精心組織,重點支援鄉村學校初中學生參加游學活動,適應初中教育“寬”的要求,拓展鄉村學生的視野。
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升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
(十一)提高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的比例。落實《關於調整北京市普教系統職稱結構比例的通知》(京人社專技發〔2014〕141號)的精神和要求,提高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的比例,鄉村小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於1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於75%;鄉村中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於3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於80%。進一步完善鄉村教師職稱(職務)評聘辦法,切實向鄉村教師傾斜,相關區不得擠佔鄉村學校職稱指標。
(十二)為鄉村學校設置市級骨幹教師專項指標。進一步完善北京市骨幹教師的評選辦法,在北京市級骨幹教師評選指標分配的基礎上,為每一所鄉村學校設置一名市級骨幹教師專項指標,並進一步完善鄉村學校市級骨幹教師評選辦法,保證每一所鄉村學校至少有一名市級骨幹教師,以鼓勵優秀教師從事鄉村教育工作,提高鄉村基礎教育水準。
(十三)支援有關區為鄉村教師租賃周轉房。支援有關區在本區的城區租賃周轉房,由有關區政府採取多種方式提供周轉房的房源,區教委制定周轉房租賃與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將周轉房租給無房的鄉村教師居住,幫助鄉村教師解決住房困難。
(十四)義務教育學段招生政策向鄉村教師子女傾斜。各相關區在制定本區義務教育學段招生政策過程中,要結合本區實際,建立鄉村教師子女享受本區優質教育的相關政策,為鄉村教師子女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幫助鄉村教師解決子女教育的後顧之憂。
(十五)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相關區進一步完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政策,城區、鎮區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全職交流輪崗(不少於一年),享受當地鄉村教師同等待遇,鼓勵優秀教師支援鄉村教育發展。
(十六)探索建立鄉村教師物質獎勵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對優秀鄉村教師給予物質獎勵,每年從在鄉村學校任教滿30年的鄉村教師中評選出100名優秀鄉村教師,從在鄉村學校任教滿20年的鄉村教師中評選出200名優秀鄉村教師,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五、優化資源配置,切實縮小城鄉學校差距
(十七)加大對鄉村學校課外活動設備支援力度。根據鄉村學校的實際需求,由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幫助配備相關課外活動設備,鼓勵鄉村學校結合實際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創新學校文化建設,培養鄉村學校學生興趣愛好,實現個性有差異的發展。
(十八)優化鄉村學校圖書館建設和應用。加強鄉村學校圖書館在實物圖書、數字圖書資源、閱讀場所等方面的建設,優化師生的閱讀體驗,營造良好的書香校園氛圍。建立校園閱讀促進機制,搭建閱讀交流平臺,豐富學生閱讀活動。
(十九)深入推進鄉村學校文化建設。參照《北京市中小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建設與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專家支援和實踐指導,進一步推進鄉村學校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加強鄉村學校的學校文化建設成果展示、交流和宣傳。
(二十)支援相關區建立邊遠地區的其他農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相關區依據《北京市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發放辦法》,結合本區實際,研究制定本區邊遠地區的其他農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各區具體落實方案可參照《北京市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發放辦法》實施差別化的生活補助。對於積極落實鄉村教師支援計劃和支援鄉村學校發展的區,市級有關部門加大對該區教育事業發展支援力度。
六、切實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各有關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把本意見實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區財政要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援鄉村學校發展。將支援鄉村學校發展情況納入區政府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加強考核和監督;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要會同有關部門適時組織開展對支援鄉村學校發展若干意見實施情況的專項督導檢查,及時通報督導情況並適時公佈。
各有關區政府要按照本意見並結合實際,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制定支援鄉村學校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辦法,並於2016年8月底前報市教委備案,同時向社會公佈,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