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北京廣播電視台於川梓入選2025“北京榜樣·青年榜樣”人物

日期:2025-05-30 14:25    來源:共青團北京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分享:
字號:        

  近期,2025“北京榜樣·青年榜樣”人物榜單正式揭曉,60名優秀青年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首都青年奮勇前行的閃耀標桿。市直機關推薦報送的北京廣播電視台於川梓入選2025“北京榜樣·青年榜樣”人物。

  市直機關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要汲取榜樣力量,紮根崗位、努力工作,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為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於川梓,現任北京廣播電視台新聞廣播中心記者。自加入新聞行業以來,她始終以“鐵肩擔道義、為民發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使命,憑藉敏銳的新聞洞察力、紮實的採訪功底和不畏艱險的職業精神,採制了多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報道,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北京新聞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

喜報!北京廣播電視台於川梓入選2025“北京榜樣·青年榜樣”人物

  以筆為劍、以聲為盾,揭露殯葬業“黑幕”

  2022年清明節前夕,於川梓從兩條市民熱線中嗅出殯葬業暴利鏈條。她抓住殯儀公司“約談”家屬的契機,與逝者家屬一同以家屬的身份順利“打入太平間內部”,完整記錄了殯儀公司與家屬溝通的全過程,記錄下“SPA服務費”“墊背錢”等多項荒誕收費。

  在後續的調查中,於川梓不懼危險,頂住了來自殯葬企業等各方的壓力與威脅,耗時一個多月輾轉醫院太平間、殯儀公司、壽衣店等,調查殯葬收費亂象。為全面了解行業內幕,她秉持客觀原則,多次前往殯葬用品銷售商店,與入行多年的從業者進行訪談,挖掘表像背後的本質。她不僅記錄了多個逝者家屬的經歷和多位從業者的自白,也呈現了多個政府部門回應的聲音。這種“不站隊”的堅守,使報道既呈現家屬被榨取最後一滴血淚的悲愴,也揭露從業者“行業惡性競爭倒逼”的生存困境,構建起360度事實拼圖。

  首篇獨家調查報道發佈後,微網志話題閱讀量累計達3億次,相關微網志話題登上全國前十、北京第一,48小時內涉事企業被立案調查,10天后相關部門全面禁止醫院太平間營利性服務。此後連續發佈4篇追蹤報道,形成輿論監督閉環,這場“閃電戰”式監督,以670萬元罰沒款和殯葬業整改令收尾。該報道榮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等,被中國新聞獎評委、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唐緒軍譽為“輿論監督推動社會治理的教科書級案例”。

  災難現場的逆行者,應急報道書寫青年擔當

  “23·7”極端強降雨期間,當140年未遇的暴雨沖毀門頭溝山區鐵路、近3000名乘客被困時,於川梓與同事深入一線,與後方同事配合協作,以“四天三夜”的生死時速,交出一份載入中國災難報道史冊的答卷。

  暴雨傾盆、山體滑坡、鐵軌懸空的險境中,為獲取第一手素材,於川梓與同事徒步跋涉數十公里,手腳並用爬過被洪水掏空路基的鐵路,在洪水中記錄武警戰士抗洪搶險、轉移被困乘客的瞬間。面對斷水、斷電、斷路、斷網的困境,她克服重重困難,獲取珍貴音視頻素材,採訪到了武警官兵、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被困乘客、屬地政府等,她參與採制的陸空立體報道《四天三夜,被困門頭溝列車乘客大救援》是全國媒體中首篇全景式展現這場大救援的報道,報道中超過20段現場同期聲的運用,建起中國廣播史上罕見的“聲音蒙太奇”,作品最終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2023年中國正能量網路精品作品等。以該報道為核心的全媒體系列報道,網路閱讀量達千萬,被多家媒體轉載,成為“正能量破圈傳播”的標桿。

  宣講事跡,彰顯榜樣力量

  2024年,於川梓作為北京廣播電視台青年榜樣代表參加北京市直機關團工委、北京市直機關青聯共同舉辦的“踐行對黨忠誠 彰顯青春風采”北京市直機關青年榜樣主題宣講報告活動,她宣講的故事在市直機關青年中引發熱烈反響,事跡得到廣大團員青年的認可與點讚。她采寫或參與采寫的報道也收穫了多項榮譽,其中《三天38000!醫院太平間“天價”殯葬費調查》榮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北京新聞獎一等獎、全國廣播電視“百佳”調研式報道;《四天三夜·被困門頭溝列車乘客大救援》榮獲第34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集體)、北京新聞獎一等獎(集體)等;《新時代首都發展巡禮·生態治理》榮獲第34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集體)、北京新聞獎一等獎(集體);《手機裏的消費陷阱》系列報道榮獲第33屆中國經濟新聞獎二等獎;《我是“大白”》榮獲第32屆北京新聞獎三等獎;《一張便簽紙就完成的“轉診”》榮獲第31屆北京新聞獎三等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