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和改進共青團調查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總結提煉和經驗推廣交流,團市委組織開展了首都共青團工作優秀調研案例徵集活動。市直機關廣大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其中,市一中院、市四中院報送的調研案例入選優秀案例。現陸續摘編刊發,供市直機關各級團組織學習交流。
北京市一中院《普法宣傳護蓓蕾 法治教育潤童心》獲評北京市共青團工作優秀調研案例
近年來,在市一中院黨組的高度重視和機關黨委、機關團委的直接領導下,市一中院未審庭團支部青年幹警始終發揮先鋒引領作用,通過不斷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帶”建設,搭建法院與學校融合互通的綜合性法治宣傳和法律實踐平臺,為創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精神文明實踐,助推平安校園建設,構築校園安全防線提供了鮮活“範式”。
立足法治育人理念,科學規劃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輻射力度範圍
2017年7月,市一中院與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立了首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六年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校數量、種類不斷增多,現已形成包括海淀區、石景山區、東城區、朝陽區四區八所中小學校在內,覆蓋師生人數達2萬餘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帶,形成了師生覆蓋面廣、群眾參與度高、區域影響力強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陣地聯盟。同時,結合各基地校學生特點與校園文化,針對性開展普法教育,及時提煉優秀經驗做法並在各基地校間推廣,力求“1+1>2”特色基地帶規模效應。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法治宣傳教育引領、聯結作用,由黨組成員擔任法治教育基地校法治副校長,黨組書記、院長馬強受聘擔任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法治副校長。
立足新時代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目標要求,推出“一校一特色”精準普法宣傳模式
自2017年始,市一中院先後與第一批五所學校共建法治教育基地。通過“專人對接、多渠道收集、定期反饋”的院校聯絡模式,在精準了解差異化法治興趣和需求的基礎上,市一中院結合各校的校園治理和課程特色,為學校量身定制個性化法治教育方案,推出新法宣講、校際模擬法庭辯論賽、職業規劃指導、公開庭審觀摩、校園法治微電影創作拍攝等特色活動,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法治話題拓展延伸法律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機會,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立足法治教育基地帶資源協同共用優勢,凝聚“院-校-家”合力打造青少年權益保護矩陣
市一中院以“向日葵·陽光蓓蕾行”普法宣傳團隊和“一棋一課一片一畫冊”系列普法産品為品牌資源,以法治教育基地和法治副校長為紐帶,打造了人員類別覆蓋全面、法治資源分類明晰的“法治基地普法資源庫”,針對學生開展習慣養成、法律意識培養宣傳實踐活動;針對家長普及監護人職責,開設“家校溝通”家長課堂;針對在校教職工普及教職人員法律,開設“校園侵權法律分析與處置技巧”等課程,連結法院、學校、家庭三方合力,共同助力“平安校園”建設。
立足新時期青少年權益保護法治成果,助推法治教育與時代發展和精神文明實踐同頻共振
隨着《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繼出臺實施,市一中院緊密圍繞學生、學校、家長最關心的法律問題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推出“中學生安全上網規範”“校園網路暴力的識別與預防”“科學預防網路詐騙”等網路保護系列課程,開設“未成年人保護‘兩法’新知識”“民法典實施後的一天”等新法宣講課程。在2022年全民抗擊疫情期間,錄製並向學校推送“法治雲課堂”系列課程88課時,累計5000余名師生線上觀看。2023年,市一中院與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舉辦“國家憲法日維護青少年權益普法宣傳展演”活動,近200名小聽眾及家長走進法院圍繞憲法主題進行節目表演、互動普法,超3萬人線上同步觀看,取得良好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