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落戶河北新發地 北京農批商戶有了“新家”

日期:2020-09-04 08:5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加速落戶河北新發地 北京農批商戶有了“新家”

  早上7點,位於保定高碑店市的河北新發地農副産品物流園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進口果交易區滿櫃的榴蓮、火龍果、山竹、南非蜜橘整齊地排列;特菜交易區、大陸果交易區、芒果交易區等區域內,經銷商和採購商井然有序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來自全世界的新鮮果蔬,即將從這裡送往北方各地的千家萬戶。

  從河北新發地獲悉,6月中旬起,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部署,作為進京果蔬轉机調運站,河北新發地不僅在北京新發地疫情期間承擔保供首都的重任,隨着越來越多北京農批商戶的遷入,疫情防控重歸常態化後,河北新發地也在北方農産品大轉机、大集散過程中發揮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八成商戶來自北京

  2015年10月,在京冀兩地共同推動下,河北新發地啟動運營。五年來,按照北京農批市場首要承接平臺的定位,河北新發地積極接納北京商戶,目前市場內80%的商戶都來自北京。據河北新發地集團總裁魏樹儉介紹,近幾個月,園區又入駐了一大批從北京轉移而來的商戶,僅特菜交易區就有近百家。

  據了解,北京的農批市場事實上只有10%到30%的産品保供北京本地,面向東北、內蒙古、山西、甘肅等地的轉机集散業務佔到了70%以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河北新發地現在也扮演着這樣的角色。我們的橘橙、芒果、木瓜、獼猴桃、水菜、特菜等品類,都佔據了整個北方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橘橙、芒果、石榴、獼猴桃等品類更佔據了95%以上的份額。”魏樹儉説。

  魏樹儉表示,京津冀農産品流通體系的重構在北京新發地疫情後加速進行,河北新發地來了不少新客戶,有的商戶銷售額甚至增長了近10倍。

  轉戰河北成本大降

  進口果交易區A7檔口一塊“小寶哥”的招牌很是顯眼。店主劉寶峰正和員工把一車車泰國榴蓮、山竹從貨櫃運到哈嘍果業、般果、菜鮮果美等採購商的採購車上。

  過去在北京新發地經營的時候,劉寶峰就在業內小有名氣。他説,來河北新發地,看重的是這裡的區位優勢、成熟的運營環境和可觀的發展前景。

  “我們在高碑店租了400平方米的門店,裏面還有三間庫房,有17個車位。門店和庫房面積都比原來更大了,成本卻降低了50萬到60萬元。進場費大概是以前的一半還低,車位費用相比原來也便宜好多。”劉寶峰欣喜地説,一邊是成本大降,一邊水果的銷量增長了大約兩成。“而且,我們七八十個工作人員的房租和日常花銷也比在北京便宜多了。核算下來,利潤可以説是大漲。”

  “北京市場20%的大芋頭都是我供應的。”在特菜交易區經銷商周森榮的檔口,員工正對一批新鮮大芋頭做分揀和初加工。7月15日入駐河北新發地,周森榮把加工、打包、送貨的整個團隊都帶了過來。

  在北京經營多年,為何決定轉戰河北?周森榮坦言,北京有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河北新發地各方面優勢突出,在華北市場很有影響,正處在發展上升期,而且還毗鄰雄安新區,“我看好這塊兒。”

  正建設50萬噸超大冷庫

  農批行業有句話:貨在哪兒,採購商就在哪兒。和經銷商密不可分的採購商也都在河北新發地駐場採購,包括物美、大潤發、華冠、般果等。

  “最近我發現新來了很多進口果、精品果的經銷商。對我們外埠採購商來説,簡直太幸福了!”東北一家連鎖超市的採購負責人李海愉悅之情溢於言表,“不但品類更全了,價格也更有優勢;上路物流不用擔心扣分,不用像以前一樣連夜加班加點了;住宿不僅便宜,環境也好多了,以前住得憋屈,現在真是敞亮。”

  中秋、國慶雙節的腳步臨近,農批市場即將進入一年中的旺季。河北新發地農副産品物流園常務副總經理王煒説:“為保供雙節,我們正積極組織貨源,暢通物流專線。用20天迅速改建成的B3大廳已於9月3日交付使用,充實市場,安置新簽約的特菜經銷商。”

  據悉,針對京津冀市場實際需求,河北新發地正在建設總建築面積63.12萬平方米的智慧冷鏈物流園,承接北京凍品市場疏解。物流園擁有50萬噸的超大體量冷庫,將為京津冀地區供應豐富的水産、肉、蛋、禽和速凍食品,增強區域生鮮農産品的倉儲保鮮能力。(白波 李孟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