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三地文博協作育經典

日期:2018-03-19 08:3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三地文博協作育經典

  “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必須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來認識。我們三地博物館是這麼認識的,也是這麼踐行的,如今已經嘗到甜頭。”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談起自己參與策劃設計的“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認為這次展覽在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齊玫説,博物館之間交流合作,是文博事業長期以來的好傳統,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出臺實施,讓三地博物館真正把合作做實。2017年春節前夕,“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同時開展,以“同一主題、三個篇章、三地聯展、一冊圖錄”的形式,讓京津冀三地的觀眾能像“走親戚”一樣在三地博物館欣賞到600組件珍貴文物。這次三地博物館協同辦展模式創新的靈感,正是來自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實踐。通過此次合作辦展,真正實現了京津冀文博事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展覽的創意來自歷史,也來自現實。”齊玫説,自古以來,京津冀三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一脈相承聯繫緊密。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相通的文脈形成了三地文化的相似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地人民共同鑄就了生活的理想與和諧。

  齊玫説,整場展覽分為河北博物院的“禮儀篇”、天津博物館的“藝術篇”和首都博物館的“居家篇”,三地同行統一調配文物資源,突出館藏文物優勢,合作編寫展陳大綱、設計布展,實現了同主題展覽在三地同時連篇開展,激發了三地群眾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濃厚興趣。

  齊玫説,展覽期間三地博物館都發現,有不少觀眾是在本地看過展覽以後,産生了濃厚興趣,又專程到其他兩地觀展的。即使觀眾沒有條件跨三地觀看展覽也沒有關係,這次展覽還充分利用網路數字化技術拓展傳播範圍,與騰訊視頻合作對展覽進行網路直播。

  面向未來,齊玫對三地博物館事業協同發展充滿信心。她説,觀眾的歡迎是對我們協同合作思路最大的肯定。今後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必然成為一種常態,我們將結合三地資源,圍繞愛國主義教育等共同主題,更加關注觀眾感受,研究舉辦形式更加豐富的創新協同展覽等活動。(王皓)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