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撐起赤城18個扶貧産業園

日期:2020-05-15 10:1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科技撐起赤城18個扶貧産業園

  北京向北200公里處的河北省赤城縣,北京市援建的京赤科技扶貧示範基地百花盛開,綠意盎然。示範基地培育着北京研發的39類優質蔬菜,應用有機無土栽培、漂浮板育苗等21項北京先進種植技術的農産品,長勢良好,散發着迷人的芳香。

  “這裡正在抓緊對各類優質蔬菜進行育苗。這些茄子、番茄苗別看外觀普通,內裏可是有足夠的科技含量,是國內最優質的新品種。”赤城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張廣明説,目前已經有50項北京科委的農業品種和技術正在赤城縣18個農業産業園區推廣,助力赤城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證脫貧不返貧、不産生新的致貧。

  北京的科技支撐大大提升了赤城縣農戶收益。在赤城縣大海陀鄉深山區高柵子村,用老方法種植架豆的老李,過去一畝地最多收入3000元,現在用上北京的新品種、新技術,他説:“刨去成本,這一畝地的大棚能收入八九千元。”

  示範基地生産的蔬菜受到市場歡迎,農戶嘗到了甜頭,改變了觀念。赤城縣農戶掀起了踴躍學科技的熱潮。“蔬菜怎麼種,蔬菜籽從哪兒買,有很多貧困戶來諮詢。我們給他們講解後,貧困戶會再次來基地,反覆觀察和詢問,想用這項技術。”北京市科委駐赤城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站長張會臣説,群眾想用哪項技術,我們就給群眾提供免費全程技術指導。

  北京專家定期對菜農進行培訓,隨時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已經成為常態。張會臣介紹説:“北京市科委開設了12396科技扶貧熱線,每個季節有什麼病蟲害,需要怎麼防治,專家都會及時線上指導。”

  在赤城縣盛豐農業園區,北京專家正在進行蔬菜水培栽植。“相比過去大田種植,水培不僅品質更高,而且産量翻番。”赤城縣盛豐農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喬仲河説,就拿生菜來説,它在大田裏要生長2個月,但是在這裡1個月就可以采收,我們每年從4月份開始采收,每年可采收5-6茬,産量比在大田種植提高3-4倍。

  目前,赤城縣種植、養殖業實現了分散經營向科技帶動、規模經營的華麗轉身,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突破16萬畝。赤城縣委書記郭新耀説:“赤城有超過15000戶貧困戶參與到了科技扶貧的18家園區當中,北京的新理念、新技能使群眾脫貧致富的決心更足了。”(韓梅 趙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