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280余家京企
歷經兩年發展,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在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産業集聚的高地。日前,中科智造工場(天津)智慧科技中心、孿生智慧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集體落戶園區,這些企業中有半數都是智慧科技類企業。天津中關村科技園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毅表示,目前科技園已經集聚了一批智慧科技企業,包括水下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人工智慧産業的集聚將成為園區發展的一大特色。
“在考察了濱海新區等幾個開發區之後,我們最終選擇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落地,比起傳統的人力成本和地價等優勢,新的因素更加有吸引力。”中科院計算所天津分所副所長袁國啟解釋説,他們過去一直在探索如何與天津的産業相結合,通過了解得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在面向智慧産業集群招商,未來有望發展成為智慧科技産業的聚集區,這成為吸引他們來到園區的主要原因。
袁國啟介紹,中科院計算所旗下企業中科智造工場(天津)智慧科技中心此次簽約落戶後,將搭建智造賦能平臺,服務企業物聯化、智慧化升級轉型,快速解決企業信息化的實際發展需求。按照計劃,中科智造工場(天津)智慧科技中心將在園區內建設中科智産數字經濟孵化中心,以中科院計算所天津分所孵化器(加速器)為核心,引進大數據、區塊鏈等機器人、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領域的相關企業及相關業務。
在園區人工智慧産業集聚過程中,中小企業也能更加便利地享受到集聚帶來的紅利。
“今年內,我們將在科技園打造一個面向智慧工廠建設的‘技術超市’,打個比方,就像生活中的超市,居民可以購買日用品一樣,‘技術超市’把全國的技術供應商集合到一起,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中關村一家科技協同創新孵化中心負責人海鷗介紹,她所在的企業總部設在北京豐臺科技園,2018年搬來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未來三年,該中心預計運營5萬平方米的專業空間,給在孵化和加速過程中的中小企業提供幫助。
“我們將要打造的‘技術超市’分成工業大數據、工業軟體、自動化、智慧裝備四個領域,有需求的企業可以各取所需。”海鷗説。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成立兩年多來,積極引入北京中關村的科技創新成果,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命與生物科技、高端服務業為主要定位,園區新增註冊企業1241家,來自北京的有280余家。以深之藍、致導、威努特為代表的大數據、無人機等人工智慧産業正成為科技園區發展的“生力軍”。(豐家衛 胡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