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開展技術合作 承德更多優質農産品將端上北京餐桌
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河北承德將有更多優質農産品端上北京餐桌。日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承德分院成立,承德市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推進京承現代農業協同發展,雙方就2019年重點推進的北京油雞引種及開發、引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和藥食同源中藥材繁育及栽培等6個方面的科技合作進行了對接。
農民田間地頭接受指導
根據協議,雙方將深入推進農業資訊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建設視頻諮詢診斷系統終端服務點,承德農民在田間地頭就能得到北京農業專家的實時指導。
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天藍、水清、山綠、土凈”是承德生態農業發展的“獨特標籤”。同時該市也是北京名副其實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
承德市農林科學院院長郭久林介紹,截至目前,承德重點規劃了“一環六帶”農業産業佈局和百萬噸食用菌、百萬畝中藥花海、百萬頭優質肉羊、百萬畝經濟林等“五個百萬”産業帶項目。
其中,食用菌産業産量達到146萬噸,綜合生産能力位居北方第一位,香菇擁有全國夏季市場定價權。中藥材産業種植面積80萬畝,熱河道地大宗藥材種植面積超過50萬畝,熱河黃芩在全國享譽盛名,是北京同仁堂指定品種。蔬菜種植面積達157萬畝,年供應京津蔬菜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菌類、胡蘿蔔、圓白菜等佔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應季上市量的70%以上。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表示,雙方合作已有多年,尤其是在草莓、蔬菜、玉米等産業研究方面有着廣泛的合作。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科研項目合作攻關,對於承德市農民增收、全市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以草莓産業為例,雙方草莓産業研究合作始於2010年,2014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院與承德市農林科學院簽訂了為期10年的“草莓科技合作協議書”,雙方聯合開展了京香系列草莓品種引種試驗、草莓性狀調查試驗、四季草莓品種品比試驗等研究。先後引進示範推廣京香系列草莓品種10余個,引進、選育適於日光溫室種植的“白雪公主”“京承香”等優質品種5個。
目前,承德市草莓種植面積達到1萬餘畝,主要分佈在隆化縣和雙灤區,已初步形成了農民脫貧攻堅致富的一個新興産業。
搭建新的産銷對接平臺
不光幫助承德市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及農業技能,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幫助下,承德市的優質農産品還在北京有了新銷路。
2017年6月22日,首屆京張承品牌農産品對接會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舉辦,對接會設了北京、張家口、承德三大展區,共計60家優質農産品企業參展,邀請了北京58家採購商進行産銷對接。
李成貴介紹,下一步,依託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資訊所“智農寶”平臺,擬對接承德地區多個貧困村,進行多種渠道宣傳、銷售,開展“農産品電商+幫扶”的科技精準幫扶;繼續舉辦京張承品牌農産品對接會,促進三地農産品産銷對接,為農業企業發展搭建新平臺。
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承德分院成立為契機,加上承德本地的交通區位優勢,承德現代農業發展正駛上快車道。
承德“一市連五省”,京沈高鐵瀋陽至承德段2018年12月底已通車,2019年承德至北京段通車後,從北京到承德只需要41分鐘。承德已開通了京承、承唐、承秦、承朝、承赤、承張6條高速公路。承德到北京的第二條高速承平高速正在全力推進,預計2020年竣工通車。
“科技與交通優勢疊加,讓承德成為農産品生産加工物流基地不二之選,承德將快速融入‘環京津一小時鮮活農産品物流圈’。”郭久林説。(豐家衛 關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