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四月初一,平谷丫髻山廟會開幕,將歷時18天。這是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廟會,已有500餘年歷史。今天,京西妙峰山廟會也同時開幕。
丫髻山廟會屬地劉家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廟會為游客打造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祈福納祥之旅。登山打卡祈福路、誠心誠意祈“福”牌、步步登頂祈“福”帶,舍粥舍福餅接“福”善……2025年,丫髻山景區在回香亭新設立一處“金錢眼”,游客可前往文創屋換取專用銅幣,再將銅幣投入孔洞,以此祈願好運和財富。
廟會期間,70余檔花會表演是一大亮點,包括秧歌、高蹺、什不閒、中幡、小車會等,數量較往年增了一倍。不僅有來自北京各區的表演隊伍,也有來自河北和天津的中幡、花鈸跨鼓、小車會、龍燈等精彩的民俗表演。
丫髻山廟會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本地傳統特色農副産品,還有“桃花扇”與“福桃”系列雪糕、冰箱貼、祈福餅乾等文創好物。此外,本地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也來到現場,展示拓印、剪紙等民間技藝。游客可以體驗拓印,能身着漢服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之間,也能參與松棚驛站的農事體驗。
今天早上七點剛過,妙峰山就“醒了”。山道上,人群絡繹不絕;景區內,粥棚、饅頭棚前排起長隊;舞獅、中幡伴隨着陣陣鼓聲、人聲。一年一度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妙峰山廟會如期舉辦,即日起至5月12日,來自京津冀地區的近百檔傳統民間花會將陸續聚集於妙峰山景區,共襄盛會。
妙峰山的清晨微涼,可擋不住趕會的熱情。景區工作人員楊潮玉説,從凌晨開始,已有香客陸續上山。
妙峰山廟會始於明代中後期,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每年舉辦兩次,農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為春香,八月初一前後為秋香,其中以春香為盛。作為華北最重要的廟會之一,妙峰山廟會保留了華北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吉祥文化,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為傳承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妙峰山廟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妙峰山廟會分為文會和武會,文會包括饅頭會、鮮花會、茶會等;武會主要是表演性質的,包括五虎少林會、高蹺會、小車會等,並用地道的香會語言再現明清香會盤道、打知、換帖、叫門、參駕等內容,展現傳統廟會的歷史風貌。”楊潮玉介紹。(朱松梅 張驁 郭穎庭 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