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京秦高速斷頭路 三地又一快速通道2018年通車

日期:2017-07-07 11:0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打通京秦高速斷頭路 三地又一快速通道明年通車

  “這條路完工後將是貫通京津冀的又一快速連接通道!”京哈北線管理處處長孫文進興奮地説。京秦高速公路大安鎮至平安城段全長38公里,按照計劃,2017年底該路段主體工程完成,2018年6月建成通車。

  京秦高速是目前京津冀間尚未打通的斷頭路之一,在河北省境內的斷頭路段有位於三河市境內的京冀、冀津連接線段以及位於玉田縣和遵化市境內的大安鎮至平安城段。“這兩段雖然都不長,但一頭連着北京,一頭連着天津,意義重大。”孫文進説,目前,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正開展“大幹60天”活動,為完成年度施工目標注入蓬勃活力。

  緊中求先

  掃障礙開闢主戰場

  在京秦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玉田北互通施工現場,地表溫度將近40攝氏度,一把遮陽傘引起了注意。黑色的傘下,一個測量儀器被隔絕太陽的暴曬完全罩在了陰涼裏。撐着遮陽傘的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工人,他在太陽的炙烤下全神貫注地盯着測量儀器,汗水順着臉上的皺紋流下,身上沒有一絲陰涼。“我們不怕曬,儀器可比我們金貴,溫度太高就測不準啦!”這個工人叫楊江勝,因為皮膚黝黑、工作認真,大家戲稱他為“拼命黑郎”。

  楊江勝是工程測量人員。作為工程施工前的“眼睛”,測量人員肩上的擔子很重,每個分項工程怎麼施工,只有測量復核以後,後續工序才能開工。“我們把前期工作做好,工程才能推進,壓力特別大。”楊江勝説。此時,他已經連續兩個多月沒離開過工地了。

  像楊江勝一樣的測量人員還有3名,他們在項目進場之初翻山越嶺踏勘施工路線,每天都帶着十幾斤重的測量儀器行走幾公里,全速完成全線7.23公里、130多個水準點和導向點的加密和復測工作,推進了全線開工進展。

  快中求勝

  搶時間奮力推進度

  “關死後門,追趕工期。”這是項目部恪守的一條死命令。為推進工程進展,項目部在“快”字上做足了文章:倒排工期,層層細化,把任務落實到每個班組、每個工點。同時,根據工程總工期,將關鍵工程和控制性工程施工任務分解到每月、每旬、每天,分解到每個工作面和每個施工點,給全線施工隊伍戴上了“緊箍”。

  為保證工程進度,所有幹部職工放棄節假日,每天晚上9點開碰頭會,溝通情況,搜尋問題,研究解決方案。同時,安排夜間施工,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晚上10點,隨便推開哪個辦公室,都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在採訪過程中,試驗室負責人胡改軍異常忙碌,他正組織對分佈在項目全線的4座橋梁、289片梁板及隧道的項目進行檢測工作。

  “試驗耗時費力,工序還不能省,對工期影響很大。”胡改軍憂心忡忡。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這位從事築路工作10餘年的老師傅加班加點,每天早上5點多就開始工作。他監控橋梁現場混凝土養護,保證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值;嚴格按現場交驗路基規範操作,保證路基品質。針對在施工生産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者面臨的困難,胡改軍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檢測計劃,對每一個環節及時跟蹤檢測,按時按點盯在施工第一線,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立即調整。胡改軍每天要走10多公里路,回到項目部時,他腿部酸腫,腳也磨出了好多繭子。

  “我們有個順口溜:‘5加2、白加黑,夜總會;汗如水、苦加累,不後悔’。”説起大家的工作狀態,胡改軍這樣總結道。

  精中求實

  抓安全確保零事故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自進場以來,我們一直堅守安全這條生命線。”該項目生産副經理樊文彪説,越是工期緊張,就越需要做精做細。面對工期要求緊、技術指標高的嚴峻局面,項目部始終堅持把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貫穿於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每一項作業,做到以安全生産零事故為前提、以品質控制為主線、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全面推進工程建設穩步向前。

  為確保工程安全,樊文彪帶領質檢、安全小組成員每天奔波在工地一線,對全段實地踏勘,尤其對橋梁、涵洞、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和軟土路基段進行了重點檢查,逐一制定嚴密的施工組織方案和安全環保措施,並啟動了責任倒查機制。

  “我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堂管理員趙海彬調侃道,“每天只有早飯時間才能見到他們,剛開始我都不敢確定他們是項目部的職工。”

  經過全體參建者的不懈努力,目前,該項目工程進展順利。截至5月底,京秦高速公路大安鎮至平安城段項目完成投資6.6億元,佔年計劃的37.7%,自開工至目前累計完成26.7億元,佔概算總投資的54%。(郭濤 齊京 龔騰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