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算力如水流般無聲浸潤整座城市,北京的創新種子悄然落地生花,全球的未來技術爭相在此“試煉”。9月8日,“協同發展譜新篇”網路主題宣傳活動首站走進雄安新區,京津冀三地記者團深入探訪,切身感受這座未來之城如何以數字底座、創新生態、場景開放,加速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
“這裡是雄安數字城市建設的核心樞紐,也是雄安的‘城市大腦’。”雄安雲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鑫介紹。走進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被充滿科技感的園林化機房深深吸引。這裡不僅是雄安新區唯一永久性數據中心,更是以邊緣計算、超級計算、雲計算設施,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路、計算和存儲服務,悄然構建着“雲上雄安”的數字底座。
依託城市計算中心等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雄安新區大力探索數字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未來之城的數字化圖景。同時,“數字孿生”城市,也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就拿‘多表集抄’系統來説,不僅能為新區居民的水氣熱表具提供遠端自動抄表、繳費服務,還能實時監測居民的用水、用電、用氣等數據,通過智慧演算法進行精準分析。”劉鑫舉例説道,獨居老人如果長時間沒有用水數據,會第一時間自動報警,並直接通知社區工作人員,電話詢問或是到府查看,避免獨居老人發生意外無人知曉的情況。
在距此不遠的中關村科技園內,北京中關村的“創新基因”已注入雄安。園區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現代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為核心,積極承接北京科創資源,打造“兩地”“兩區”——不僅是空天資訊産業集聚地,京津冀高端資源集聚地,更是中關村整合服務示範區,新産品、新技術轉化應用示範區。
“我們來雄安,不是簡單搬遷,而是擁抱一片能實現技術跨越的新土壤。”雄安擎空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偉華坦言,雄安創新的土壤、政策的支援是吸引企業落地的關鍵引力,“這裡不僅有政策的支援,還有稅收優惠、房租、用人等補貼。而且,雄安將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企業聚集起來一起發力,實現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在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在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技術與應用正在實現“雙向奔赴”。進入展區,場景匯的創新成果琳瑯滿目,覆蓋數字智慧、綠色低碳、智慧生活等多個領域,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機器人能採摘能滅火、AI輔助中醫問診、腦機介面輕鬆取物……這樣的場景在這裡成為現實。“這是我們的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體化平臺,它讓在地下車庫用北斗導航找到車位成為可能。”中國鐵塔通信研究院研究員劉翔介紹,“運用‘北斗+5G室分’室內定位技術可以在地下停車場進行精準導航,解決找車難的問題。”
此外,園區不僅為新技術提供展示窗口,更形成“展示+評價+交易+風投+孵化+應用”的全鏈條閉環,搭建未來之城創新創意成果展示交易平臺,推動創新成果從賽場走向市場、從概念走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