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津古文化街“嘗嘗味兒”

日期:2025-01-14 09: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宣傳聯合採訪團走進天津古文化街,濃濃的傳統年味兒撲面而來。

近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宣傳聯合採訪團走進天津古文化街,濃濃的傳統年味兒撲面而來。金瑤 攝

  近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宣傳聯合採訪團走進天津古文化街。市民和游客熙熙攘攘,買年貨,備節禮,看民俗表演,十分熱鬧。遠處一家店舖打出“津味中國年”五個大字將過年的氣氛拉滿。

  “逛了古文化街,才算過了年!”“看看地兒,聽聽事兒,還要嘗嘗味兒!”天津古文化街特約講解員馬哲,一口幽默詼諧的天津話,道出了古文化街的天津味兒。

  坐落在天津老城東門外的古文化街,以天后宮為中心,向南北兩側綿延。這條大街全長687米,兩旁是百餘家倣清建築風格的商鋪小店。1985年,天津市大規模修整這條舊街,1986年元旦開街。

  走進始建於元代(1326年)的天后宮,古色古香的院落映入眼簾。從東到西,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正殿、鳳尾殿、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張仙閣和配殿,一字排開,保存完整的天后宮,透着古文化街的古味兒。

  穿梭其中的香客和縈繞不散的嫋嫋香煙,無不説明瞭這裡香火旺盛。天后宮鐘樓旁,工作人員正忙着為“春節敲響第一鐘”活動做準備。

  “這條古街的魅力在於最大限度保護了文物古跡的原貌。”馬哲介紹。1985年1月,天津市文化局邀請北京古建築專家來津,為修建古文化街獻策。專家們對古文化街的建設以及五處文物古跡的修復,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現在這條街上的元代、明代以及清代古建,基本都保留了原貌。”馬哲説。

  在一家店舖屋檐下,一幅油漆彩畫《柳毅傳書》映入眼簾。惟妙惟肖的人物和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讓古文化街的文化味兒更濃了。這條街上左右兩側百餘家店舖的屋檐下、墻壁上,均繪有彩畫,內容全是中國四大名著和相應的神話傳説。走進這條街,就像走進了一條文化長廊。

  在楊柳青年畫店,游客摩肩接踵,琳瑯滿目的年畫令人心曠神怡。來自北京的游客王大媽一邊認真地挑選着年畫,一邊説:“我就是看著這些年畫長大的,現在看到它們,就感到特別親切。”

  楊柳青畫社木版浮水印傳承人蘇麗妍介紹:“春節期間,我們將推出一批老版復生和老版新繪年畫,讓沉睡在倉庫裏的老版年畫重新面世。歡迎京津冀朋友到我們店來選購。”

  如今的天津古文化街,民俗和國潮相遇,鄉愁與時尚交融。津門故里獨特的中國味兒、古味兒、文化味兒和天津味兒吸引着八方來客。(韓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