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形狀的護士站標識標牌。
形似“荷葉”的門診區,球形的學術交流中心如“水滴”般落在門診區旁。近日,隨着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新建院區外立面亮相,醫院按照保定八景之一“蓮漪夏艷”設計的外形已明顯呈現。新建院區裝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充滿童趣的設計新穎別致,且兼具科普功能。該院區投入使用後,將為更多小患者提供貼心的服務。
種種細節體現友好
“作為主視覺的門診區整體呈半弧形,頂部是由低到高的坡屋面,最高處僅有4層樓高,從視覺上進一步減輕了小患者的心理壓迫感。”中鐵建設項目技術主任楊少華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新建院區從功能結構、空間佈局等方面入手,打造“花園式”“樂園式”兒童友好醫院。從跨進門診區的大門後,兒童患者就能體會到種種友好的細節。
門診大廳內,建設者打造了兩棵20多米高的鋼結構樹杈形立柱,給建築結構性支撐的同時,也增添了童話色彩。扶梯是透明的,透過玻璃可以清晰看到扶梯內的機械構造及運轉情況,又有趣又有 啟發性,可緩解小患者的焦慮。
在門診樓內,為了讓患兒也能看懂院裏標識標牌,建設者按照“一米高度”的兒童視角,繪製生動的簡筆畫,來代替文字示意。比如採血處繪製了“抽血的小恐龍圖案”,幫助兒童理解採血處是幹什麼的。一些標識標牌也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增加了趣味性,比如護士站的標識標牌做成了積木的形狀,而且色彩豐富。
智慧物流配合高效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跨省託管醫院。早在2015年,該院就以託管形式,組織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常態化到保定出診會診、查房講座、科研帶教、開展手術,北京兒童醫院在保定落戶了腫瘤、血液、腎病、幹細胞移植4個分病區,幫助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提高醫療品質和管理水準。2022年,該院入選第三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名單,京保兩院協同發展模式進入區域醫療中心合作階段。
“為打造新時代國際醫療中心,我們在新建院區的設計中增加了智慧物流。”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院長田劍介紹,新建院區中設計分佈了132個機器人物流站點。未來,自動化物流機器人會代替人工,攜帶藥品、被服等穿梭於各個科室之間,實現“機器人員工”與醫護人員高效配合,節約就診時間成本。
資源下沉空間更大
“醫院的年門診量由託管前的25萬人次增長到2023年的72萬人次。”田劍介紹,京保兩院根據患者就醫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重點專科團隊下沉戰略,首先在保定落戶了腫瘤、血液、腎病、幹細胞移植等四個國家級病區,落戶的病區實行京保兩院同一主任管理、診療規範一致、醫療資源統一調配,救治水準實現同質化。其中,腫瘤和幹細胞移植病區前來就醫的保定以外患兒佔比超過80%。血液及腎病兩個病區將本地相關疾病患兒基本全部留在了本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就醫問題。
據介紹,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院區擁有床位700張,不久將增加300張,總數達到1000張。新建院區床位1000張,同步創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未來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將形成一個醫院、兩個院區的發展模式,兩個院區各有側重,目前的院區側重建設內科系統的科室,以及發揮教學功能;新建院區側重外科系統的科室,以及發揮科研功能。”田劍表示,院區規模的擴大和科室的增加將為北京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保定提供更多空間,更多保定本地患者可以選擇在家門口享受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豐家衛 楊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