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游吸引八方客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三年建設266個重點項目

日期:2024-09-13 10:0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大青山景區橫跨於山谷之間的玻璃吊橋給游客帶來驚險體驗。

大青山景區橫跨於山谷之間的玻璃吊橋給游客帶來驚險體驗。(金瑤 攝

崇禮區一家滑雪場舉行的越野車賽事吸引了眾多游人。

崇禮區一家滑雪場舉行的越野車賽事吸引了眾多游人。

  風光旖旎的檀邑溪谷景區帶來“山頂海灘”與歷史博物館的奇妙碰撞;綠化覆蓋率超過90%的大青山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從“空心村”變身“美麗村”的十三號村別具特色的窯洞民宿讓人眼前一亮……近日,由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主辦、張家口日報社承辦的京張兩地“同在一片藍天下·‘首都兩區’建設全媒體採訪行”活動舉行,採訪團深入張家口市橋西區、尚義縣等地,了解當地産業轉型、生態旅游發展情況。

  北京與張家口山同脈,水同源。近年來,張家口市聚焦“首都兩區”(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隨着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深入推進,旅游帶沿線打造出一個又一個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北京和張家口的聯繫也日益緊密。檀邑溪谷:超八成游客來自京津

  乘坐“魔毯”觀光電梯到達山頂,整座山谷的美景盡收眼底。山地滑車車道蜿蜒盤繞,一座座木屋別墅矗立樹林間,山頂的“星空水樂園”裏,孩子們銀鈴般的歡笑聲不絕於耳……這裡就是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的檀邑溪谷景區。

  “景區從2013年開始建設,2019年正式對外運營,總佔地面積1400畝,近兩年隨着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和首都兩區建設的推進,我們也加大了投資力度,對景區進行了全面升級。”檀邑溪谷景區負責人魏媛説,現在景區內業態豐滿,既有睡佛、奇山十八洞、檀泉等自然景觀,也有特色主題餐廳、獨棟木屋、夢幻糖果街區、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幻覺藝術博物館等人文景觀景區。2024年還重金打造了3000多平方米的戶外演藝體驗廣場,引入了舞臺劇、篝火泡泡秀、打鋼花等多種演出形式,很受游客歡迎。

  “目前園區的周末游客日均接待量達到1萬人次,其中八成以上的住宿旅客都來自北京和天津。”魏媛説。

  大青山:“一步一景”引客來

  走進大青山景區,群山巍峨,滿目蒼翠。橫跨於山谷之間的玻璃吊橋,帶來驚險和刺激的體驗。走在橋上,俯首觀山谷,側耳聞鳥鳴,細嗅有花香,真是“一步一景”。

  大青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總經理劉武強介紹,景區目前森林覆蓋率80%以上,整體綠化覆蓋率則超過90%。“今年我們還利用1000畝土地種植了景觀植物,打造梯田花海,非常漂亮。”劉武強説,這裡夏季天氣十分涼爽,適宜避暑,每年7月,都有許多京津冀游客來避暑納涼。

  除了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大青山景區內還建有元宇宙科技館(玄界·大青山)、奇石花海、綠野牧場、鹿苑馬場等娛樂項目和酒店。“空氣好,環境也好,路上車也好開,各方面都不錯。”來自北京市海淀區的游客榮秀清笑着説,她和家人自駕游,回北京的路上聽人推薦了這處景區,所以過來看看,“草原天路我們經常來,以前都是走東線,西線還真沒走過,這邊離西線近,景色也漂亮,天高雲淡的,下次我還來!”

  十三號村:“空心村”變“美麗村”

  出尚義縣縣城西南約3公里,大青山腳下,坐落着一個小村莊,就是十三號村。走進村子,道路寬闊整潔,一排排窯洞房依山坡地勢而建,錯落有致,別具特色,房前屋後樹木繁茂,大片大片的格桑花盛放,整個村子美麗又寧靜。

  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個房屋破舊、環境臟亂的“空心村”。

  十三號村黨支部書記姜萬河是個“能人”,當選書記以前,在北京懷柔區工作過。看到當地依託山區發展旅游,他動心了——“我們十三號村也是在大青山腳下,為啥不能也搞鄉村旅游呢?”

  回到家鄉,姜萬河帶頭建了一個農家院,2013年完成裝修後一開業,5個月就收入了10萬元。

  “好多來自北京、石家莊的游客來我們這兒吃飯,覺得空氣好,晚上不想走,我們就想往民宿上發展。”姜萬河説,他想起過去村裏人都住窯洞,冬暖夏涼,承載着村民們的鄉土記憶,也有地方特色,於是決定發展窯洞民宿。

  2015年,十三號村成立了農宅合作社,建起了有96張床位的窯洞民宿。窯洞民宿一經推出,立刻吸引了大量游客。2016年,十三號村被評為“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省級示範村。”

  如今,十三號村已有144孔窯洞民宿,還有150畝的採摘園、3000平方米的養殖小區,建成了尚義記憶館、尚義民俗館、鄉村美術館和村史館四大場館,成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上的一處“網紅打卡點”。

  鄉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姜萬河説,現在,十三號村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經從2015年以前的不到2000元提高到2023年的16000元,村集體收入從原來的零增長到2023年的100多萬元。

  一個個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如同一顆顆明珠撒落於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年多來,張家口市共實施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重點項目266個,完成投資267.94億元。”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段君慧介紹,目前,張家口市已經編制完成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三年行動計劃,該計劃明確了到2025年張家口每個時間節點的重大項目、文旅活動等。接下來,張家口還將編制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空間佈局一體化規劃,加速與北京旅游配套設施的共建共用。(王天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