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服務對接雄安新區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天津首條市域(郊)鐵路進入橋梁主體施工階段
日前,天津中心城區至靜海區市域(郊)鐵路首開段全面進入區間橋梁和車站的主體施工階段。建成後,該段運作時間僅需12分鐘,與同路段公交出行相比,可節省約90分鐘,進一步滿足周邊群眾的出行需求,加強靜海區與天津中心城區的聯繫。
作為天津市首條新建市域(郊)鐵路,津靜市域(郊)鐵路首開段南起天津靜海區國際醫學城站,途經團泊合作示範區、精武鎮,最終通過與天津地鐵5號線京華路站接軌,接入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網並實現貫通運營。該段線路採用了“高架橋+U型槽+地下區間”的形式,初期設計速度為120公里每小時。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工程建設主體單位打造“軌道雲”智慧化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設備遠端監測、疫情監控、安全生産移動巡檢等“雲”管理。
其中,由中交一公局承建的獨流減河特大橋是津靜市域(郊)鐵路首開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項目負責人張義強介紹,該橋與既有公路橋梁團泊新橋並行,跨靜海、西青兩區,全長1103米,由3聯連續箱梁橋組成。因獨流減河中存在兩條地下燃氣管線和一條與線路並行地下燃氣管線,為做好防護、減少施工影響,項目團隊設計連續箱梁單體最大跨度長達150米,是天津市軌道交通系統跨度最大的跨河鐵路懸澆連續梁。目前該橋梁的154根樁基已全部完成,承臺施工正在進行中。
據悉,2022年年底,津靜市域(郊)鐵路首開段的橋梁下部結構、車站的主體結構將有望全部完成,預計2024年通車試運營,進一步推動區域融合發展。靜海區、西青區將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對接雄安新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高品質發展戰略和天津市整體戰略佈局,加快推進交通強區進程,努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強勢發力,全力構建區域重要交通樞紐,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豐家衛 齊雅娜 廖本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