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河東區:確保全年落地京冀企業超200家
4月13日,天津舉行河東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品質活力區”主題新聞發佈會。天津河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寒冰介紹,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河東區制定了“周周進北京”工作機制,確保全年落地京冀企業200家以上、優勢主導産業企業200家以上。
張寒冰表示,我們將河東區定位為北京-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發展軸的樞紐區,以及溝通“津城”“濱城”雙城的金創走廊。通過分析河東的産業基礎和特點,河東區“十四五”期間着力發展的“六大主導産業”,分別是信創産業、平臺經濟、科技金融、總部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文旅産業。在總部經濟方面,將着力對接央企二級、三級總部,還有民營優勢企業的總部。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將通過“引智、引技、引資”,打造“4.0版”科技孵化載體,引育相關企業。
河東區坐擁天津站交通樞紐,擁有8.28公里海河沿線、大量可開發的土地和老舊廠房資源,僅具備上市條件的地塊就有12個。為了用足用好這些優勢資源,“十四五”期間,河東區除了要新建55萬平方米的高端商務樓宇,還要啟動運營一批空置廠房,轉型升級一批低效廠房。目前正在推進一冷庫、中冶天工老舊廠房提升改造項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2021年河東區制定了對接央企的工作方案,把對接任務逐一落實到區級領導和責任部門,建立“周周進北京”工作機制,進行高位推動。河東區還成立了河東區投資服務中心,着力打造一支市場化、專業化、産業化招商隊伍,確保全年落地京冀企業200家以上、優勢主導産業企業200家以上。
河東區合作交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全年的招商工作安排,河東區在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統籌各部門主動對接北京重點意向遷出企業,加大走訪北京的頻次,形成“周周進北京”的招商氛圍。2021年以來,河東區引進了上實集團投資工大3號地項目,中交集團投資東宿舍地塊項目,兩個項目總投資額超80億元。1月至3月新落地企業1033家,註冊資金55.79億元,其中,來自京冀地區投資的企業89家,註冊資金8.28億元,預計一季度河東區實際利用內資到位額將超20億元,實現首季開門紅。
天津市河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貿産業園區是天津市京津冀協同發展“1+16”重點承接平臺之一,2020年中能建天津電建公司在園區建成總部大樓併入駐,引進高端人才近千人,2021年還將建成中能建天津電力設計院總部大樓。此外,天津電建公司、天津電力設計院等電力企業將繼續引入上下游企業。同時,河東區還與中核集團、中能建集團積極謀劃,準備在園區13號地建設醫養結合項目。通過這些項目,要把園區建設成以“電”為特色的總部項目聚集區。(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