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積極深度融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融入“大棋局” 服務“大戰略”

日期:2019-03-08 10:2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天津市寶坻區積極深度融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融入“大棋局” 服務“大戰略”

  作為演繹京津“雙城記”的前沿陣地和京唐秦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北京正東的天津市寶坻區,正在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唐山市等聯合打造“京東黃金走廊”,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

  中關村“新地址”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寶坻”加速形成,承接北京産業轉移有序推進,戰略新興産業蓄勢待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五周年,寶坻大地春潮涌動、氣象一新。

  謀定而後動。寶坻區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空間佈局,引領交通、産業、生態、人才等領域的對接不斷深入,由世界頂級設計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寶坻城市發展進行戰略定位,打造以兩個新城、經濟開發區和一批特色鎮為骨架的現代化城鎮體系,在服務京津兩市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京唐、京濱、津承等多條規劃建設中的高鐵過境寶坻並設樞紐站,“軌道上的寶坻”雛形乍現。2018年京唐鐵路首塊高智慧CRTSIII型軌道板成功下線,京濱鐵路首榀預製箱梁架設成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的“高鐵新區”啟動建設,“高鐵過道”正在變成“發展通道”。“斷頭路”、“瓶頸路”正在消失,“村村通客車”100%覆蓋,百姓“一公里”就近乘車,65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享受免費乘車福利,聯通區域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生態優先,聯防聯控。“強身聚核”,整治“散亂污”企業,守護京津冀生命共同體。投資5.6億元的潮白河國家濕地公園蜿蜒百里貫穿寶坻,河湖水體實現全面“挂長”,“五大公園”和“雙環水系”加快建設,全區林木覆蓋率達35%,40個特色旅游村提質升級,津僑國際小鎮等特色小鎮規劃打造,3.7萬餘戶、10萬餘人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快建設,1.5萬餘戶群眾“出棚住樓”,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加快建設,京東休閒旅游示範區吸引京津冀游客流連忘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轉化為現實……

  産業協作,承接疏解。明確“一區五園”發展格局,打造對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強有力載體,實施“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新時代、新作為”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掀起改革創新的頭腦風暴,“寶坻三十條”等一系列促進“京鳳凰”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與北京市的六個區簽訂了衛生健康協同發展協議,第二屆世界智慧大會“中美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創新發展”論壇等5個高端論壇以及香港“寶坻日”大型招商活動順利舉辦,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迅猛發展,智慧製造、資訊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風生水起,吸引越來越多的各界英才來這裡創新創業、落地生根……

  協同發展種下的“種子”正結出纍纍碩果,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産值超百億元的高新綠色産業集群加速崛起。位於寶坻經濟開發區(天寶)的中關村“新地址”——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內,高效、開放、創新的“類中關村”生態系統備受創新型企業青睞,洛克機械産業基地、博宇半導體、合眾匯能、首信圓方等一批“京鳳凰”項目爭相簽約、動工。寶坻經濟開發區(九園)的鋰電“星光大道”,駐紮着東皋膜、貝特瑞、中信國安3家“重量級”品牌企業,完善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産業集群,先後吸引了計劃總投資85億元、産值150億元的國安盟固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實體項目落戶寶坻幹事創業……

  2019年,寶坻區還將深入實施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發展、戰略新興産業三年發展、科技企業群體規模壯大、重點産業項目落地建設、園區“二次開發”、區域環境衛生治理、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寶坻新城棚戶區還遷“九大攻堅行動”,不斷拓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在協同發展的“大棋局”中進一步展現寶坻作為,體現寶坻擔當。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畫卷中,京東寶坻,更精彩的答卷正在書寫……

  中關村“新地址”——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有着“中國矽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創新提出以“帶品牌、帶項目、帶資金、帶團隊”的統籌開發模式下走出北京,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天津市委市政府、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合力推動下,與寶坻區碰撞出創新與智慧的火花,在中關村品牌、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整合京津兩地、中關村、寶坻以及社會各方的優勢資源,協力打造規劃面積14.5平方公里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被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立足現代産業分工要求,統籌考慮區域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原則,探索跨區域科技創新園區鏈建設模式及合作機制,通過打造“類中關村生態環境”,為企業創造一個高效、開放、創新的城市環境,構築“産城融合”的科技、生態、智慧、宜居的寶坻區域城市版圖。“中關村效應”,讓寶坻首次站上高端競爭合作的最前沿。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30年的開發運營期裏,預計總投資超千億,提供就業崗位11.7萬個,吸納常住人口5.8萬人,成為京津冀乃至全國深化改革的橋頭堡和高端創新創業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作為中關村發展集團北京以外唯一一個重資産投資項目,該項目首次在北京以外嘗試了中關村倡導的科技園區“六位一體”規劃,通過産業組織,形成以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端裝備製造為主的四大主導産業,同時以現代服務業為配套服務,進一步實現創新驅動和産城融合。

  2019年1月25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作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重要展示交流窗口,這座總建築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系統呈現了科技城區域位置、整體規劃、服務體系、入園企業等各項要素資訊,同時提供接待、會議、路演、辦公等多方面服務,全方位展示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類中關村的優越軟環境。目前,已有14個項目落戶、開工,投産後年産值可達60多億元。(李永超 焦楊 陳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