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退耕還淀還濕工程開工

日期:2019-12-06 10:0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雄安新區退耕還淀還濕工程開工

航拍白洋淀

航拍白洋淀(鄧偉攝)

  作為雄安新區退耕還淀還濕先行示範項目的府河、孝義河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目前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將於2020年主汛期前完工。項目2019年7月啟動,分別位於府河入藻苲淀、孝義河入馬棚淀、唐河入羊角淀的河口區域,總佔地約16500畝。

  “府河、孝義河河口區的退耕還淀示範項目,將建成兩個功能性生態濕地,為擴大淀泊水面、恢復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白洋淀生態探路。”雄安集團生態公司退耕還淀示範項目負責人彭戰旗説,退耕還淀是實施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關鍵措施之一。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程鋼表示,由於歷史變遷,9條入淀河流大都斷水多年,加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淀區水面不斷減少,不少淀區成了耕地或魚塘,以至於現有淀區水面不足200平方公里。只有將淀區水面逐步恢復至360平方公里左右,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米至7米,才能全面恢復“華北之腎”功能。到2020年年底,府河、孝義河河口區的退耕還淀還濕先行示範項目將成為華北地區規模和處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態濕地,每天能凈化入淀水45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一天的污水排放量。2020年起,雄安新區將在主要子淀區進一步實施9萬畝的大規模退耕還淀。

  據了解,包括退耕還淀工程在內,雄安新區2019年規劃實施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的6大類45個白洋淀治理工程項目,現已完工3個,開建34個,預計2020年年底全部完工。為截斷白洋淀污染源,雄安新區2019年實施了徹底清理白洋淀淀區水産養殖設施、白洋淀淀區淀邊及入淀河流沿岸各1公里範圍內全面實行禁養、加強新區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和醫療廢物管理等13項白洋淀水生態環境保護管控措施。雄安新區2019年還將建成以白洋淀為中心的水環境品質智慧監測監控體系,12月基本完成室內監測能力建設。(李如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