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名師照亮崇禮深山 景山學校崇禮分校成立兩年,學生面貌煥然一新
“從文與史的角度,如何評價秦始皇?”不久前,在張家口市崇禮區景山學校崇禮分校的新媒體教室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討論課。崇禮的學生坐在教室,隔着大螢幕,面對的是北京景山學校的學生,兩邊學生從語文和歷史的角度圍繞如何評價秦始皇熱烈討論,崇禮和北京的教師要對京張兩地的孩子進行指導。崇禮分校執行校長胡彥麗表示,跨學科的討論課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辯證思維的能力,對當地教師也是鍛煉。
小城崇禮,因北京冬奧會讓人熟知。但其深處燕山太行山貧困帶,脫貧任務同樣艱巨繁重。扶貧扶志,塞北山城來了這樣一群人,他們為貧困生帶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2018年,景山學校崇禮分校正式掛牌成立,10余位北京教師先後到崇禮支教。兩年多來,崇禮分校的面貌發生很大改變,學生更加禮貌開朗,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北京先進的教育理念在這裡默默紮根。
學生有了精氣神兒
始建於1952年的崇禮一中曾經也創造過輝煌,但近些年由於多種原因,教學品質每況愈下。2018年8月24日,北京景山學校牽手崇禮區第一中學,掛牌成立北京景山學校崇禮分校。胡彥麗與另外7名教師成為首批支教老師,“我們要把以學生為本、全面發展的理念帶過來,結合當地實際,優化當地的教育理念。”
此前學校的管理是粗線條的,北京教師要幫助學校進行精細化管理。胡彥麗主要負責學校的德育工作,她説:“來到崇禮第一件事就是把升旗儀式固定下來,同時有序恢復停開多年的運動會。升旗儀式是重要的愛國教育,在德育方面幫助學校立規矩、定計劃。”兩年來,每週一早上的升旗儀式雷打不動,學生們有了精氣神兒,更加昂揚向上,校園裏都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們見到前來採訪的記者也是主動上前問好。
網課平臺保障教學
北京教師於峰來崇禮已有近兩年的時間,主要負責學校的信息化工作,他説:“此前的構想就是把景山學校的音視頻資源對接到崇禮來。”疫情下,於峰又有了新的任務——為崇禮分校搭建網課平臺。
4月,崇禮分校收到通知,要求開展網路教學,崇禮分校很快與總校的網課資源進行對接。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於峰與同事緊急培訓崇禮當地的老師。視頻課主要利用騰訊會議和釘釘平臺進行授課,他説:“老師們沒有畏難情緒,積極配合,有些當地老師家裏沒有電腦就用手機給學生上課。最終學校的視頻課如期開課,教學計劃沒有耽誤。”除此之外,於峰還負責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我們正在引導當地學生和教師通過網路、搜索獲取更多的資訊,開拓視野。”
“老師我能抱抱您嗎?”
2019年第二批4位支教老師來到崇禮,95後教師白莎莎參加工作的第一站便是崇禮分校,直言“想不到”。白莎莎是英語老師,很快就發現高一年級的英語學科基礎薄弱,“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不敢開口説英語,不知道怎麼發好音。”她也找到了辦法,回答問題時要求學生把單詞讀出來,“即使説錯也要説出來,糾正之後,我會強化一下,讓學生跟着我再讀兩三遍。”後來,學生們逐漸適應了北京老師的教學方式,英語水準正逐步提高。
“老師,我能抱抱您嗎?”聽到這句話,白莎莎有點吃驚。高一4班的岳海蕓曾經是一位羞澀內向的女生,她加入了英語興趣小組,假期在老師的組織下,在軟體上製作模倣配音,英語學習進步不小。白莎莎張開雙臂擁抱了她,白莎莎説:“她讀英語時語感特別好,讀起來抑揚頓挫,就慢慢鼓勵她,她後來就做得越來越好,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胡彥麗説,2019年崇禮分校高考有了突破,高一高二年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2020年高考臨近,胡彥麗、於峰還有4位新老師的工作還在繼續,為學生最後衝刺做準備。她説:“崇禮快成我的第二故鄉了。我雖然年齡大了,畢竟一輩子從事教育事業,特別想為崇禮做出自己的貢獻。”有人説,教育是光。在崇禮的北京老師每個人都舉着一束火把,照亮了這座塞北山城。(李如意 胡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