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紀念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同19號,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

1950年初,老舍購置了這所普通小院,即今天的老舍紀念館館址。老舍在這裡生活了16年,寫下了《龍須溝》、《茶館》、《貓》、《養花》、《正紅旗下》等多部優秀作品。

1984年老舍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老舍故居由老舍家屬捐給北京市;1999年老舍紀念館建成並正式開放;2008年起實現全面免費開放。

老舍紀念館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院中正房三間,明間和西次間為客廳。

東次間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臥室兼畫室。

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選擇的臥室兼書房,他説這裡是全院中最安靜的地方。

院內東、西廂房現辟為展室。西展廳講述老舍先生生平。

東展廳陳列有大量珍貴的圖書、手稿、生前使用物品及館藏品。

通過展覽,觀眾可以了解到老舍先生的生平與創作歷程。

1953年春天,老舍夫婦在小院中栽下了兩棵柿樹。每逢深秋時節,柿樹綴滿紅柿,別有一番詩情畫意。胡絜青由是給小院取名“丹柿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