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北京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佈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疫情期間基本醫療服務保障情況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疫情期間基本醫療服務保障情況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2-04-28 20:36 
分享: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為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緊跟疫情形勢,精準研判,科學統籌,按照“分類處置、重症優先”“綠色通道、個性安排”“緩衝隔離、加強防護”的思路,強化醫療機構重點人群和急危重症患者服務能力,主要做了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暢通就診通道。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搶救制度,重點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孕産婦、腫瘤放化療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醫療救治服務,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病房合理設置緩衝區,為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需要緊急救治或入院治療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服務。
  二是保障服務連續性。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籌安排急診、發熱門診、婦産科、透析室、兒科、腫瘤科、精神科、重症醫學科等重點科室的停復診,無特殊情況做到科室人員不抽調、不停診;建立應急機制,設置院內備用診療區域,確保能力不減,服務不斷。
  三是加強急診能力建設。統籌醫療資源,拓展急診空間,加強人員、設備配備,充分預設預想患者增加、院感減員等因素,統籌院內力量,做好人力儲備,保證急診服務承載力。
  四是強化院感防控。嚴格院感防控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全員標準防護措施,引導患者及陪同人員入院正確佩戴口罩,推廣“信用就醫”服務,做好無接觸掛號、繳費、取藥保障,減少人員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五是縮短封管控時限。對於涉及醫療機構的疫情,要綜合研判風險,科學採取防控措施,急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分娩室、産科和新生兒病房非必要不封管控。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可能縮短醫療機構封管控時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篩、快消、快解”,保證正常醫療秩序。
  六是加強患者就醫引導。鼓勵居民常見病、慢性病復診,通過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進行線上開藥、線上結算、藥品配送等。醫療機構或科室如停診,應第一時間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醫院網站和醫院APP等渠道向社會公示停診資訊,主動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已掛號或預約檢查、住院的患者停診資訊和改約、退費方式。做好血液透析等需要定期就醫患者的登記建冊,加強資訊對接,做到落位建賬,保障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不中斷。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

昵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