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説北京:帽兒衚同——名人故居林立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2-11-18 17:47
帽兒衚同位於北京老城區鼓樓和地安門之間,東連南鑼鼓巷,西止大地安門外大街,是北京倖存的25片衚同保護區中一條非常著名的衚同。清乾隆年間,稱為帽兒衚同,名稱沿用至今。“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輝煌街四條,後恢復原名。有着數百年曆史的帽兒衚同雖然經歷了歲月蠶食,但依然保存着原來的風貌。
帽兒衚同呈東西走向,全長565米,寬7米。衚同兩端是繁華熱鬧的都市生活,內裏是時尚轎車與古老三輪車的交錯行駛。古與今在紅門灰墻的光影交錯,似是低語,曾經發生在這裡的一個個不平凡的名人故事。
帽兒衚同路北7號至15號院,原是一組大的建築群,最早是清代大學士文煜的住宅,住宅內有一處花園,被稱為可園。可園是倣蘇州拙政園、獅子林修建的大四合院,耗費了文煜超多的財富與心思。也因此被專家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具藝術價值的花園。北洋政府時期,馮國璋代理大總統,由南京來北京就任時買下了這座宅院,新中國成立後曾做過朝鮮駐華大使館。
沿着帽兒衚同繼續前行,來到了35、37號院,這裡曾是清朝末代溥儀的皇后婉容的娘家,俗稱娘娘府。1906年婉容就出生在這裡,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後,這裡又經過了較大手筆的修建。後來也成為著名學者朱家溍的住宅,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也只是宅院的外面和院門了。
老北京説,帽兒衚同有三多,分別是老宅舊居多、顯赫名人多,傳奇故事多。短短幾分鐘、寥寥數語,道不盡這裡的愛恨情仇與歲月滄桑。若您有朝一日得閒,歡迎來這裡看看,定能不虛此行。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