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北京 > 趣説北京 > 趣説北京:史家衚同——半個中國的活歷史

趣説北京:史家衚同——半個中國的活歷史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2-09-23 17:49 
分享:
在北京眾多的衚同中,有一條最為特別,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條衚同——史家衚同。千百年來,在這裡走出了無數名人,可以説,這條衚同記載了半個中國的活歷史。
  史家衚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衚同相通,北鄰內務部街,要説史家衚同的歷史,那可要追溯到700多年前。從元代劉秉忠設計的元大都圖中可清楚地發現這條衚同,在它數百年的滄桑歲月中,有無數青史留名的人在此居住。
  史家衚同59號,綠樹濃蔭下,寬闊的大門上是“史家小學”幾個大字。1909年,清政府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在史家衚同設立了游美學務處專門選派留美學生,原址就是現在的史家小學,正是清華學堂的前身。厚重的歷史讓這處現在看起來小小的學校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史家衚同24號院,門楣上方懸挂的牌匾是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題寫的館名——史家博物館。這個院落原為民國時期與林徽因、冰心齊名的北京三大才女之一凌叔華的祖宅中花園的一部分。
  現在經過改建,24號院已經成為北京首家衚同博物館。整個博物館1000多平米,設有8個展廳和一個多功能廳,講述了衚同的歷史和變遷,展廳內的展品多是衚同裏的居民捐獻的老物件組成的,各式各樣的展品原樣重現五六十年代北京家庭生活場景。在這裡,還可以看到130個院落微縮復原,在時代記憶展廳內,只要點擊觸摸屏,就能夠聽到“震驚閨”、“虎撐子”等70多種衚同聲音重現。這些帶着溫度講着那個年代故事的老物件被完整的保留下來,令人觀之不免心潮起伏,或許只有在人文積澱深厚的衚同四合院才有這樣的情思吧。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

昵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