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

日期:2022-05-05 10:24    來源:中國藝術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從二百六十余組作品看聞一多父子獨樹一幟的生命靈韻

1921年《清華年刊》藏書票 聞一多

1921年《清華年刊》藏書票 聞一多

  “在清華大學大禮堂西側,矗立着一座紅褐色花崗岩雕像,俯身而坐的聞一多先生,目光深邃,凝視遠方,其身後的黑色大理石墻面上,則鐫刻着他的名言:‘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作為詩人、學者和民主鬥士的聞一多先生,是廣為人知的,不過,聞先生的藝術才能,卻少有人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展覽總策劃杜鵬飛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的前言中這樣寫道。

  藝術不僅滋養塑造了聞一多偉大的精神品格,而且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對子女的教育中。特別是三子聞立鵬,受父親影響,從小喜歡文藝, 1947年進入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後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油畫,1958年升入油畫研究班,畢業後留校任教,從事油畫創作和藝術理論研究,成為了聞一多藝術主張和人格力量的直接繼承者,也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的優秀代表。

  本次展覽共展出聞一多的速寫水彩、裝幀設計、書法篆刻、照片信札,以及聞立鵬的繪畫作品共計260余組(件)。杜鵬飛介紹,展覽旨在向世人展現聞一多、聞立鵬父子二人的藝術才華,同時也希望觀眾在欣賞他們藝術作品的同時,思考他們的美學價值,感悟他們的精神魅力,從一個新的視角,了解和銘記以聞一多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學人,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重塑中華民族高尚精神價值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為北京清華學校辛酉級發行《辛酉鏡》設計的封面、1921年設計的《清華年刊》藏書票、1938年創作的紙本鉛筆《重安江鏈子橋》……在觀展過程中,觀眾能夠通過一件件或知名或鮮少面世的展品了解到,聞一多雖然以詩人、學者和近代民族解放與民主運動的獻身者而為世人所銘記,但是他的一生也留下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一直游走於文學與美術之間,並將二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1912年,13歲的聞一多考入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隨即在圖畫課中表現出特殊的藝術天分。1919年9月,在美籍美術教師司達爾女士的影響下,他與楊廷寶、方來等人共同發起清華美術社,組織繪畫練習,探討藝術理論。次年12月,他又與浦薛鳳、梁思成等人發起成立研究文學、音樂及各種藝術形式的社團“美司斯”(社名取自繆思女神Muses的音譯)。1921年11月,他與梁實秋、顧毓琇等人成立清華文學社,開展新文學創作與評論。梁實秋曾稱:“一多作詩的時候拼命作詩,治學的時候拼命治學……全神貫注在藝術裏,把人生也當作藝術去處理。”

聞一多像(布面油畫) 聞立鵬

聞一多像(布面油畫) 聞立鵬

  1922年7月16日,聞一多從上海乘船前往美國,進入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美術。他在美國留學時期,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從未消歇:“我想的是中國的山川,中國的草木,中國的鳥獸,中國的屋宇——中國的人。”這種情緒在他的詩集《紅燭》裏有集中的體現,由此奠定了聞一多在中國新詩歷史上的地位。展覽學術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水天中介紹:“他同時代的文化人談起當時文人,都認為‘由學西洋文學而轉入中國文學,一多是當時的唯一的成功者’。實際上,聞一多也是由西洋美術轉入中國美術的成功者。統攬造型藝術和詩歌文學的疆域,貫通東方與西方文化的追求,由藝術形式之美躍入靈魂內涵之美。這成為聞一多獨樹一幟的生命靈韻。”

  水天中介紹,童年經驗對聞立鵬的性格、氣質都有深刻的影響,他的幼年是在動蕩不定的環境中度過的。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人民獲得精神解放之後,畫家被長期壓抑的激情得到抒發的機會,他畫出了《大地的女兒》《紅燭頌》《疾風》等作品。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聞立鵬繼承了父輩對崇高、對英雄主義的追求,這種追求因為特殊的歷史遭遇而增加了深沉凝重的感情色彩。在東尋西找、上下求索中,他越來越領悟到,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理性與感性之諸多對立的因素,創造崇高、壯美的意境,顯然是理想的藝術境界。

  《紅燭》來自聞一多第一部詩集的序詩,它以燃燒的紅燭比喻吟唱的詩人。水天中表示,燃燒的蠟燭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文人熟悉的帶有感情色彩的象徵符號。紅燭燃燒自己,同時放出光明,聞一多謳歌的是“摻雜着傷心之淚的創造光明的燃燒”。這與傳統詩文中充滿無可奈何的悲哀的蠟燭形象既相通,又有變化。而聞立鵬在《紅燭頌》中強調的是紅燭創造光明的燃燒,而省去了“傷心之淚”。他曾説過:“自開始學畫的那一天起,我就盼望著有朝一日用自己的畫筆來表現父親崇高而親切的形象。”在展覽現場,聞立鵬説:“父親的美術生涯起始於清華,他為1922年《清華年刊》所作的插畫,已經顯示出很高的繪畫水準,整整100年後的今天,我們又在清華園裏這座藝術博物館中目睹這些作品,具有特別的意義。父親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響着我,我也一直試圖用畫筆表達這種精神。”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7月3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