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多處公園河湖成觀鳥打卡地

日期:2022-03-04 09:5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一群飛鳥飛過頤和園十七孔橋上空。

一群飛鳥飛過頤和園十七孔橋上空。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又到了鳥類遷徙的季節。市屬公園和京郊河湖碧水藍天,水鳥翔集,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玉淵潭:鴛鴦最受寵

  玉淵潭公園是攝影愛好者的觀鳥勝地。眼下,公園湖面大部分已化凍,許多野生鳥類在湖中嬉戲。經過近3年調查,公園記錄的鳥類已達160種,隸屬16目45科。

  公園管理處綠化工程師梁瑩介紹,鴛鴦是公園的明星鳥種,冬季一天最多達240余只,佔北京市鴛鴦數量的1/3,吸引生態攝影愛好者來園拍攝。這裡的水體環境和卵石淺灘是鴛鴦的最愛,也非常適合攝影者低角度拍攝。

  觀鳥的同時,游客們也學習到了很多關於鳥的知識。比如鴛鴦在當代中國人概念裏是愛情的象徵,但其實這個詞最早用來比喻兄弟之情。直到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作詩“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才開啟以鴛鴦比喻夫妻的先河。

  頤和園:天鵝成明星

  在頤和園裏,天鵝則成為攝影愛好者爭相拍攝的明星。每年“龍抬頭”前後,這裡都會迎來遷徙途中歇腳的白天鵝。不少攝影愛好者早早地來到湖邊,選好機位,架起相機。這其中許多人是白天鵝的“老粉絲”了,經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昆明湖的南湖部分是白天鵝十分中意的戲水地。在天氣晴好的黃昏,橘色的天空映着香山,讓白天鵝與攝影愛好者共同創造出優美畫卷,不遠處的玉帶橋又為這山水自然增添了人文歷史的厚重。

  潮白河順義段:白骨頂雞做客

  綠頭黃腳,頸上一圈明顯的白色領環……傍晚時分的順義減河公園水域,幾隻綠頭鴨或鳧水嬉戲,或踏水飛行,靈動的身姿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欣賞。

  在潮白河順義段,除了綠頭鴨,還有白鷺、河鷗、白天鵝、黑天鵝等10余種涉水禽類長期定居於此,尤其以春季最多。自潮白河順義段在1999年出現斷流後,這樣碧水藍天、飛鳥成群的和諧景象已經許久未見。

  2021年5月,潮白河順義段實現全線通水,生態補水為潮白河營造出“湖泊-溪流-濕地”串聯的水環境,吸引了包括保護動物白骨頂雞在內的多種游禽。

  北運河:發現“鳥中大熊貓”

  “牛欄山大橋、河南村橡膠壩、減河公園都是潮白河順義段春季觀賞鳥類的極佳點位。”一位攝影愛好者告訴記者。

  順義向南,通州北運河甘棠閘上游,水面波光粼粼,數十隻蒙古銀鷗翩翩起舞。近年來,隨着通州區空氣品質、河湖水質和河道周邊環境改善,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鳥類聚集。“僅1月到現在已經觀測到20余種鳥類。”北運河管理處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王子龍説,2021年,還發現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身影。(代麗麗 王天淇 張雨凡)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本市多處公園河湖成觀鳥打卡地